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2011-12-29陈佩
成才之路 2011年5期
摘要: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洞开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能力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要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现叙述如下。
第一,在设计模块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建设计算机设计中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第二,以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几年我讲授的课程是书籍装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有讲授环节,更有实践环节。如何成书,怎样设计光靠讲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及书籍设计的要素设计一本书,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整体书籍形态设计、印前、印后、装订、成书以及预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在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到了静态的书,同时也了解到动态的书的设计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然有不足,比如有些教学环节考虑不够细致,实践环节应放得更开些,让学生发挥空间的余地更大些也许会更好些。
金犊奖也是今年教学实践的重要一项,在金犊奖的辅导中教师实施导师制,学生实行分组辅导,每位教师负责一组。指导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质及不同的选题方向,因材辅导,因题辅导。通过组织本小组全体学生进行脑力激荡,对每位学生的每个选题进行集体讨论,把集体的创意潜能激发出来,再一对一辅导,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及改进的建议。在此期间,学生完全投入到创作中,同时老师的合理化建议又可以随时随地传达给每位学生,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良好风气。作品经过一稿一稿的推翻、否定逐步走向成熟。各组的稿件基本确定后,所有辅导金犊的教师还要集体针对每位同学的作品交换意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合理化的修改建议,使作品尽量精益求精。在交换意见中每位教师都仔细看,认真听,有时为一件作品可以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为一个细节久久商榷。经过院内的层层选拔,选出优秀的稿件送出。整个过程让师生都感受到创意带给我们的乐趣,也体会到创意的艰辛,同时所讲过的过程又让我们认识到一位广告人的生活节奏。辅导金犊是师生挑战自身的机会,只有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兴趣小组同样也是适应市场的需求而生的,学生今后需要什么,我们就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现有的教师资源,开设相关课程。今年,我的兴趣小组的名称为“毕业设计作品集”的设计制作,就是针对学生毕业后只拿到毕业证而没有一个真正能说明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到底怎么样的问题而开设的一门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同样,教学也是针对学生毕业时的实际情形而开展。
我们知道广告专业毕业生只拿到文凭出校门是远远不够的,在众多毕业生中何以选择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我们就以苛刻的广告公司开始模拟。通过调查、揣摩我们发现,广告公司不喜欢的就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因此,首先展示你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用什么展示能力,就是有选择地把自己的好作品、与市场结合紧密的作品、有自己独特创意的作品,原创的作品用技术的、艺术的手段设计成册,以及成册后的讲解,等等,这些都是这门课要掌握的。
第三,根据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建立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基本原理;掌握艺术设计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工程经济及经济核算方面的教育,加强投标、报价和工程成本核算的技能培养。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洞开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我们与学校所在地的几家用人单位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到合作单位参与设计、施工和管理,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装饰课题,使学生在工程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设计过程的学习,以实际工程成果来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在毕业答辩时能见到学生的实际设计作品。突出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出现了新的变化,所培养的学生基本做到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初步形成了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2]王艳,甘华成.论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05).
[3]胡昕蕾.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4]何勇向.论创新能力的培养[J].求实,2005(12).
(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