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1-12-29廖云微

成才之路 2011年5期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注学生学习的环境、策略、方式、途径等,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其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和落实的教学任务之一。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关键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那么,何为问题解决的策略呢?问题解决的策略即是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所使用的思考策略,它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方法及途径,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体现出问题解决是否最优化的问题。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而作为充分反映一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学科,则更应重视问题解决的策略。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最重要的便是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自主学习需要认知过程的“探索性”
  “自主学习”教学理念的要点就是新知识、新观点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课本让学生阅读、自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揭示,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认知过程的“探索性”。而只有当认知过程具有了“探索性”,才能运用知识的种种功能展开智慧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最佳策略。
  例如,在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时,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让他们自己探索和发现。他们在尝试计算中发现了“0和第一个因数相乘得0”这一新问题,又创造性地解决了省略一步后的对位问题,从而找到了简便算法。这个尝试、探究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大胆思考、推理、想象和创新的过程。
  在教后反思中笔者体会到,这样的一个过程,必须要让学生自主去进行探究,充分体现出认知过程的“探索性”,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需要问题解决的“多样化”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问题解决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则和法则去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目的。”而问题解决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来学习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技能。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到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每名学生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具有个自鲜明的个性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因而在有了“自主学习”这一合适的土壤以后,在解决问题时才会出现各具特色和见解的想法和策略,也就能充分体现出问题解决的“多样化”,显示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整体思维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在创设情境后引出这样一道题目:9+5。经过学生的自行探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做法:(1)数一数;(2)9+1=10,10+4=14;(3)5+5=10,10+4=14;(4)10+5=15,15-1=14 ;(5)因为14-9=5。所以,9+5=14。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能得出其他的解法,这就是数学的多样性、趣味性所在,因为数学题的解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只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灵活性的练习,积极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分析、理解、思考,从而找出不同的解法,体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反之,如若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主学习,则学生的思维将不会很开阔,而只限于问题解决的“唯一性”,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三、自主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的“兴奋点”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以便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呢?只有在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对数学美的发现与体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和愿望,使他们在追求真知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积极创造。而一旦学习活动具有创造性时,学习过程就充满了魅力。正如布鲁纳所说的:“探索与创造是数学的生命线。”因此,自主学习决定着学习兴趣的“兴奋点”。
  笔者在教学中常提供如下一些思考题,这些思考题的条件相对结论而言不充分,结论未知或不定,从而包含许多种结果,而这正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能促使他们创造性地思维,并在积极思维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而在策略选择中又提高了学习兴趣。比如( )÷( )=6……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思考尝试,发现许多种填法,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激发起来了。
  而无论是认知过程的“探索性”、问题解决的“多样性”以及学习兴趣的“兴奋点”,都将是形成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关键,而这一切都是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决定的。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应创造一切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便学生能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真正地达到在“学数学中做数学”。
  (乐清市淡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