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教学改革初探

2011-12-29孙永新

成才之路 2011年5期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应用能力较差。如何帮学生打破英语实践缺失的局面,笔者在这一方面作了相关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平台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国际交流的增多,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的重要性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培养具备高质量的英语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类型,高职英语课程是全国高校修读人数最多的一门课程。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无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始终沿袭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而语言应用性、交际性的本质特征则根本无法实现。高职高专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而他们的英语水平却还不能达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整体上看,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均衡,应用能力较差。如何打破传统模式,为学生提供英语应用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们发挥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笔者就此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第一,在每节课的开始时间,邀请一位到两位学生到讲台做3~10分钟的自我展示演讲(Presentation),最基本的要求是表达清楚让听者明白,其内容和形式不限。教师对每个人的演讲表现进行点评,传授一些台上演讲的基本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第二,每一单元的课后练习让学生们课下独立完成,课上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解答案,教师作最后综合讲解、评价。
  第三,从课本中选取一篇学生们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自由分组,集体备课,分组讲解。教师从中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长处,帮助学生们提高讲解水平。
  本学期,我的教学班级是经济管理系08级,专业分别是法律、市场营销和旅游。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将会有一大部分成为律师、营销人员和导游,今后大有可能与国际友人交流。这些都是与人直接交流的职业,语言应用及交流技巧是学生们今后必然用到的。通过为他们提供实践平台,可以使其在这些方面有所提高,从而为其今后就业储备能量。
  经过一学期近四个月的努力,效果比较明显:
  第一,学生们由刚开始的结结巴巴、手足无措到后来的流利顺畅、大方自然,由声音颤抖、含糊不清到抑扬顿挫、清晰明了,其变化之大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演讲的技巧。学生们对自己的这些变化也特别高兴。
  第二,学生们做练习的时间由长渐短,正确率也有提高,而且也能够清楚讲解习题的关键点了,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更加深入了。
  第三,学生们自己备课,对自己不懂的内容深入探究,而且激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每组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完备了课文讲解内容,也激发了同学们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英语的学习。另外,上台讲课,让教师学生互换角色,教师能发现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点和知识结构情况,从而有利于今后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安排;学生能够体会教师工作的过程,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讲课的技巧。
  通过英语实践的平台,学生们逐渐感觉到用英语交流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演讲交流技巧,从而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将角色由“主控者”转换为“引导者”,让课堂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充分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2]王晶,卓新光.以学生为主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