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11-12-29王明霞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教学创新讲究的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历史新课堂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创新;历史学教学;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学中的第一要素,也是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关键。中学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下面本人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就历史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二、历史教学模式要创新
教育教学强调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讨论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
1. 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培养其创新精神。要通过质疑、探究、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注意观察、倾听并参与交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同时,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肯定其勇于探索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使用历史假设。例如:战国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是李冰在治水过程中一项伟大的创新实践。为让学生体验都江堰修建的艰难,感受李冰为首的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我设计了这一问题:假如你是李冰,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材料、设施的条件下,如何在汹涌澎湃的岷江中流做堰?你的设计与李冰有何不同?分组讨论后讲出你的设想。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大胆设想……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能使学习过程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历史无法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再次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现有的历史资源,连同历史过程的影视实录,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现代技术,加工编辑成多媒体辅助课件。在历史教学中利用这些课件,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能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动态性的画面和音响,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思维极其活跃,内心产生共鸣的同时,也得到了启迪。
3. 课堂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其次,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励学生标新立异,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进行求异思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4. 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评价的创新
在教学中,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控和激励的作用。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对发挥教学导向功能,促进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的教学评价,只是单纯注重评价教师讲授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学评价的创新,应突出全面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应包括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学的评价,教师对自身教的评价及第三者对执教人的综合评价几个层面。其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突出对学生重在激励,鼓舞学生学习的士气。历史课堂上,如不管对错与否,一律真好、真棒的灌迷魂汤的评价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当分析其思维独创之处、有待完善的方面,明确教学导向,引导学生勇于发散思维,求新、求异。我们要明白,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明确学生的肯定之处与不足的方面同等重要。
三、健全机制,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学创新必须依赖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创新中,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组织开放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师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知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势在必行。初中历史教师只有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进行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