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苗区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

2011-12-29石文艳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当前,苗区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学生集体朗读英语欠缺语感,节奏感差,声音不整齐,拖音现象严重;学生单独朗读英语带着苗腔,声音很低,口齿不清,断断续续……下面,笔者就如何搞好苗区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谈一些浅见。
  一、让学生明确朗读的重要性
  1.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记忆
  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效果更好。语言它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有韵律,无论你朗读一个单词或一篇文章,它的韵律都会在你的大脑留下很深的印象,久久不会忘记。朗读训练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同时刺激视觉和声觉,使声音和文字建立直接联系。由于朗读中语音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对人的大脑皮层形成一种刺激,从而产生较深的印象。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贯穿各种形式的朗读,会收到明显的增强记忆的效果。
  2.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语感
  试想一下,当我们向学生出示某种实物,要他们写单词,如果连读音都不会,怎么会有意识地来学习和记忆呢?即使能用心把此单词默记下来,也会很快忘记,这样学习久了,就容易形成“哑巴英语”。英语语感的增强和朗读课文是分不开的,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理论进一步证明,经常性的英语朗读训练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声符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形成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系统,培养出英语语感来。
  经常进行朗读训练,就会拥有良好的语感。比如,当我们提问学生:“Why do you like the pandas?”学生会很自然地回答:“Because they're cute.”很少有学生说其他的答案。那是因为学生已经重复了许多遍“Why…?Because…”,不知不觉中成了一种习惯,回答时脱口而出,也就形成了语感。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把句子读得滚瓜烂熟,顺口就能溜出来。
  3.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的发展
  学生大声朗读时口中发出的声音同时也传到了自己的耳朵,因此学生不仅是在读,同时也在听,听自己读。反复不断地进行朗读,学生的听觉神经也就习惯了这些声音信号,当别人也发出这些信号时,他会一听就明白,就如我们会讲一种方言,听懂当然也就不成问题。就我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观察来看,大凡能流利地进行朗读的,他的听力水平、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一定不错。
  4. 朗读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城市里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先从听力、口语学习入手,而我们苗区农村的学生因为没有语言环境,只有从听、读入手,朗读熟练了再来进行口语交际。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范句,口语练习或与人交际时他们就会胸有成竹,信心百倍,信手拈来。大声朗读可以赶走胆怯,驱逐羞涩。忘情地朗读,会让人自信,有了这种朗读所带来的自信,我们可以在与他人交流使用英语时,口语流利。
  5. 朗读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通过朗读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词汇增加与句子的积累,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想象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更能够有效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朗读的方法
  1. 注重范读和领读
  苗区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首先就是教师或者录音机的范读,它可以给学生树立标准的语音榜样。要求语音、语调清楚、正确,节奏快慢适中,有感情。领读之前,要分析课文内容、句子的重音、音的长度、音的变化、语调、速度、停顿、连读、同化和失去等,提出要求,让学生在所要朗读的材料上作记号。领读时应注意语音、语调正确,掌握好意群停顿,不读破句,连读正确自然,要富有感情抑扬顿挫,朗读的速度要适合学生的水平。
  2. 让学生多跟录音机读
  不可否认,苗区农村初中师资力量并不雄厚,教师的发音存在不同的缺陷。要让学生的发音准确,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读。先让学生一个意群一个意群的跟着读,然后再连贯地跟读,最后不看书也能跟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听力水平。
  3. 运用多种手段激发朗读兴趣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这个兴趣应该是具有持久性特点的。在此过程中,尽量地借助图片、简笔画、实物等教具设备,教师边呈现情景边领读,学生不看课文跟读,或者通过角色替换读、想象读等来激发学生的读趣。这种朗读方式便于加强理解和记忆,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4.提倡学生背读
  在教学典型的对话以及经典的篇章时,提倡和鼓励学生背诵下来,并及时地检查,让学生把这些材料烂熟于心。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对话或者复述短文的环节,让他们自行准备。学生在课堂前几分钟上台来表演,教师还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借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热衷于朗读。
  三、让学生养成朗读的好习惯
  要想提高朗读能力,指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好习惯是必须的。具体方法有:
  1. 坚持每天朗读20分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坚持不懈地朗读,每天不少于20分钟,才能熟能生巧,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力争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专心致志地朗读,才能边读边记忆,边读边巩固。
  2. 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即使读错了也没关系,及时纠正就好。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让学生“忘我”朗读,也可以让周围的人听出有瑕疵的地方,给予及时纠正。
  3. 多记单词和范句
  朗读的熟练度与词汇量的多少、对句型的熟悉程度有关。如果有了大量的词汇和许多典型的范句,何愁朗读不流利呢?做好听力可以让学生心中有句子,提高朗读的速度。
  4. 经常跟着录音和电视朗读
  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和领读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朗读变得抑扬顿挫、有良好语感、富有感情,学生要多多地模仿标准的语音和语调,跟录音和电视节目读,这是最理智的选择。
  总之,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要以引导督促为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花垣县民乐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