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培养音乐师范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2011-12-29田园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对于肩负中小学音乐教育重任的中等或高等音乐示范学生来讲,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特殊的意义,甚至有人认为师范性音乐院校的钢琴课与和声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所以,有些学校把原来的“和声学”改为“键盘和声”或“和声与键盘实践”。由此可见,钢琴伴奏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已愈发重要了。因此,在中等或高等音乐学院师范教育中,探讨和研究如何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明确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
  在我所了解的一些中等或高等师范学院中,钢琴伴奏课已开设多年,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音乐素质来看都算是比较好的。但其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因则是对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要求的模糊认识,莫过于把钢琴伴奏课用“业余”与“专业”进行区别。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教师这样说:“师范生毕业后主要是担任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对于他们用不着进行专业钢琴伴奏的训练。”“师范生呀!只要能把一首歌弹下来就行了,用不着那么规范、专业。”……从上述观点,我们发现在这些人的头脑里,认为既然是所说的“业余”,似乎一切都可以不那么“正规”,不合规范的和声、不准确的节奏、不正确的分句、不合风格的织体等都可以原谅。而这种错误的观点则造成了他们往往把所有不正确的弹奏、不严格的教学都用“业余”掩饰过去。其实,所谓“业余”钢琴伴奏,虽然也有指时间上是在业余时间里学习钢琴这层含义,但主要是指职业上不以钢琴伴奏为主要职业目标的钢琴学习。至于钢琴伴奏的弹法和教法,并不能因为是在业余时间里进行而有根本性质的改变。在钢琴伴奏艺术的技术技巧、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观念、原则、原理、规律上,只有科学与不够科学、正确与不够正确的区别,并无专业与业余之分。
  钢琴伴奏学习的业余与专业,有量的不同,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不少教师一开始就从质上降低标准,致使学生学了多年却收效甚微。
  二、正确理解钢琴即兴伴奏的含义
  钢琴的即兴伴奏是指即席为歌曲或器乐独奏伴奏(在中师中主要是指为歌曲伴奏),包括配(创作)、奏(弹奏)两个同步的内容。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相联系的活动。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即兴伴奏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技能。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钢琴的即兴伴奏与写作一首歌曲伴奏再进行演奏相比较而言,具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与应变性的特点。
  第一,写作是将所设计的和声、织体写在纸上,成为一个实际的载体——伴奏谱。演奏者根据谱上标记的调号、音符、节拍、速度、表情等来演奏。而即兴伴奏,则是将所设计的和声、织体等在头脑中反映(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演奏时没有伴奏谱作依据,而是将大脑的这些反映瞬间在琴上弹奏出来,这即是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所以我们说它具有观念性。第二,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反复修改、推敲,有加工改造的可能性;演奏一首写好的伴奏,可是事先经过练习,在演奏上可以进行推敲、加工、润色。而即兴伴奏则是一次性,要求一次成功,瞬间完成,在时间上是不可逆转的,没有加工、修改的余地。伴奏的编配方案,包括分析歌曲的内容、体裁、结构、调式、速度、前奏、间奏、音色、踏板等等一系列表演过程,都是在头脑中,借助于内心听觉默默地完成的。其中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它具有内潜性。第三,写作的伴奏、和声、织体需要一笔一笔地去写,每个音符都必须实际写出,不能省略,演奏的是一首完整的伴奏谱。而即兴创作的伴奏,则是可以高度省略和高度减缩后,使人察觉不到其创作过程,演奏的是一首经过高度省略和高度减缩的、映在大脑中的伴奏谱。因此,它具有简缩性。第四,一首写出的歌曲伴奏,有可能让伴奏者事先与演唱者进行合作。通过合作,演唱与演奏双方可以取得一定的默契。而即兴伴奏没有这个机会。它事先既没有经过练习,又没有与演唱者合过伴奏,由于现实与实用的需要,要求伴奏者与演唱者合作时协调一致(如换气、速度、强弱等)。如果演唱者出现了意外(如忘记歌词、延长或缩短了节拍、跑调等),伴奏者要能随机应变,及时作出准确和恰如其分的反应。因此,它需要有较高的协作能力及应变能力,具有应变性。
  三、根据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特点,制订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计划
  要弹好即兴伴奏有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第二,掌握相应的钢琴弹奏技术。在具体的实践中要使学生具有以上的条件,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安排、教学计划上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必要的改革。
  从内容上讲,即兴伴奏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为减少教学中不必要的重复环节,钢琴、和声、试唱练耳、即兴伴奏都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使学生提前打好基础。同时增加常用调的发声练习曲及每学期三四首正谱伴奏,使学生在上即兴伴奏课之前,熟悉常用调并对伴奏音型有所了解。学生通过半年的训练,能敏锐地分辨终止式类型及和弦色彩。用旋律及和声进行和和弦的分辨能力,可以改变以往学了钢琴只会弹练习曲和乐曲,学了视唱练耳只会听高音、节奏,学了和声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践的情况。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规律和要领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钢琴即兴伴奏无论怎样复杂多变,都是离不开一些最基本的要素(或材料)的,可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基本要素即是:(1)基本音型材料:单音、双音、和弦、八度;(2)变化的音型:装饰音,震音、琵音、音阶(包括半音阶);(3)基本节奏类型:三连音、四连音、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切分、附点音符、休止;(4)音型走向:上行、下行、曲线形、直线形;(5)变化的手段: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变化、音区的高低、时值的长短。
  如何运用这些基本要素为不同载体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作即兴伴奏呢?如果要为一首抒情的乐曲即兴伴奏,要首先考虑用什么类型的伴奏音型。在授课中,可强调抒情乐曲的伴奏多以琵琶音音型为主,并列举几种左手的琵琶音型(这十种琵琶音型是通过音的不同走向来变化的)。伴奏可分为带旋律的伴奏和不带旋律的伴奏两种,带旋律的伴奏,左手所用的织体变化的可能性较小,那么就要多考虑在右手上利用装饰音、双音、波音或和弦等手段作旋律的润饰;不带旋律的伴奏织体变化的可能性较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可根据技术状况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
  为了使学生能迅速感知乐曲风格并能及时选择到与之相适合的伴奏织体,我们可把若干个不同风格乐曲的旋律片段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一一来分辨曲子的风格,并配以合适的伴奏音型。这样的训练方法,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不同风格的乐曲,开阔视野,增强分辨能力。
  为了增强艺术效果,在为时值较长的旋律音配伴奏时,可用装饰性的变化音型、琵音、分解和弦、音阶等手段弥补节奏的停滞感。此外,还要重视前奏、音奏和后奏的设计。在整个乐曲的伴奏布局上,要注意层次、对比和高潮,以避免流于单调,缺乏艺术感染力。
  综上可以看出,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是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中,要努力探索和研究优良的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能力。
  (洛阳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