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参与式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2011-12-29袁琦兰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通过问题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活动体验等方法实施参与式教学,配套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综合素质;参与式教学;学习评价方式
  
  一、参与式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式教学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为前题,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经历学习的探索过程,能对他们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
  参与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师生平等交流。参与式教学意味着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师生以及生生之间在教学中进行有效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动脑,更要动口与动手,由被动学习的角色转变成主动探索者。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问题探讨、演讲、辩论,锻炼了思维和口才,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研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或团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间的互相精神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参与式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
  教学实践中,主要探索通过问题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活动体验等方法实施参与式教学。
  问题探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一些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将新知识巧妙置于问题之中,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以解决问题为契机,通过充分的探讨、辩论和质疑,有效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激思,以疑获知,获益匪浅。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索、畅所欲言,主动提出学习中的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多种观点在碰撞中,达到了拓展思维、丰富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问题探讨开展课堂教学是一种重过程、重探索、重能力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案例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社会热点,根据相关学习内容从现实中寻找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鲜活的案例入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主动探究对案例作出分析、判断和归纳,达到对书本知识的领悟。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案例教学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讲”转向了“导”,与单一的课堂讲授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明显,重在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由“听”变为了“学”, 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探究意识被激活,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情景模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运用影像资料、诗文乐曲、热点新闻等资源,巧设适合于课堂内容的生活情景或职场情景,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氛围,按照“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模式,调动学生通过角色模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鲜活、生动,情趣盎然的教学情境,能达到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的作用。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可使其精神振奋,充满学习热情和欲望,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获得新知识快,保持记忆力久的良好效果。情境教学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于学生的感官,引发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情境教学把思想政治课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实用化,能改变学生因教师的“满堂灌”而产生的疲劳感,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活动体验。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和源泉,精心设计实践环节,选择主题演讲、资料查寻、社会调查、方案展评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课内外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知。通过活动体验展开教学,调动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探索未知领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活动体验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更为显著,它没有说教的痕迹,不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这种教育的影响会更为深刻、持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实践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思维成果,在交流、碰撞中,使心灵得到启发,思想得到充实与完善,学习兴趣得以唤发,个性得以展示,能力得以培养。
  三、配套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推进参与式教学
  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着显著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要转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轻践行的倾向,从知识本位的陈旧观念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转变,并成为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坚持“过程评价”与“期末考核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进行多样化的综合评价,把知识、能力和行为三方面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过程评价可采用课堂演讲、知识竞赛、方案设计、调查报告、资料收集、方案展评、作品展示、现场答辩等形式,同时对学生平时的课堂纪律状况和作业情况进行必要的记载,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了课堂,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承英.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互动结合”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J].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