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巧妙学成语
2011-12-29李小红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一、把成语串成一幅生动可感的生活场景进行学习
教材中的有些成语是和某些季节、某些地方、某些场面有关的,所以在教学这样的成语串时,我们应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将枯燥、抽象的文字激活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比如教学这样一组成语“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让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后记忆再学会运用,困难很大。我就根据这四个成语的特点——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告诉小朋友们这四个成语的开头都是“春”字,它们都是写春天的词语,然后启发学生想象:你看到的春天有哪些景色呢?小朋友们想到春天小草发芽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小鸟在枝头叫着,天气渐渐暖和了,太阳温暖地照着,小朋友们到户外尽情地玩耍。学生的想象和这四个成语的意思虽然没有一一对应,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已经悟出了这几个成语的大致意思,一定明白了写春天的时候就可以用上它们了,我们的成语教学也就达到目的了。
二、将成语和某一单元的课文联系起来学习
每一单元的课文几乎都有一个主题,要么是爱国的,要么是环保的,要么是山河壮丽的,要么是高尚品德的……所以在学习某一组成语时,可以和与之相联系的某一主题的课文联系起来,既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拓展成语的外延和内涵,一举两得。比如学习了爱国篇:《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这一单元的lQ2mF2TkstiEzDDE0QR/TA==课文后,我在练习里安排了成语“以身许国、碧血丹心、疾恶如仇、大义灭亲、敢怒敢言、忧国忧民、横眉冷对、浩气长存”。在教学中,我注意课文的人物形象和成语意思的联系,升华了人物形象,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在学生脑中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个成语的意思,更有徐悲鸿、林则徐等这些爱国人士的丰富内涵,也一定会有这一类人物的光辉形象。
三、将成语和某一篇课文联系起来学习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相对来说所花的时间比较多,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我们在教学某组成语时,可以将成语和某一篇与之相连的课文联系起来,比如“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这一组成语的学习是安排在学完了《开天辟地》这一篇课文之后。在学习这一组成语时,我将课文和它们联系起来:盘古开辟天地前宇宙是什么样的?(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盘古是怎样开辟天地的?(大刀阔斧、开天辟地)盘古开辟天地后,天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日俱增、顶天立地)世间万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万端、改天换地)。因为有了具体的课文作基础,学生在理解记忆这些成语时可谓是事半功倍。
(兴化市茅山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