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1-12-29孙洪燕

成才之路 2011年8期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学好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招生条件的制约,中职生的素质普遍较低,语文基础薄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偏低。“听说读写”的能力低下,缺乏学习动机,对语文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倦情绪。怎样才能让中职的学生提起语文学习的兴趣,适应今后的工作发展需要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一、从思想教育入手,让中职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很多的中职生认为自己到职业学校来是学技术的,没必要学文化课,更没必要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不就是写写字,说说话,看看书吗?这谁不会,我又不想当作家,花那么多力气写一篇作文有什么用啊?有那时间还不如学点专业知识了……”针对这些原因,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中职阶段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基础的阶段。毕业后求职、参加工作,哪一样都不能缺少语文的帮助。一个听说读写能力很强的学生和一个这方面能力很差的学生,在求职、工作方面,结果肯定不一样。特别是现在全国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难道仅仅因为听说读写能力差而白白地浪费掉就业的机会吗?
  如果学生了解了这些,那么他们肯定能够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进而产生语文学习的动力,逐渐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把语文教学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既然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是不是可以将语文教学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答案是肯定的。
  举例而言,假如你教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生学习文字录入这门课程时,你可以和任课老师交流,让学生在练习打字时,选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预习或复习课文内容,进而达到阅读和欣赏的目的,也可以检验学生的汉字书写正确程度。再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设计训练题目。假如你教的是学前专业,你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早上有一个小朋友来得比较迟,当这个小朋友到教室后发现他喜欢玩的区角已经被其他的小朋友坐满了,他就大哭起来,作为老师你该如何劝说才能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让他尽快进入到其他的区角玩耍呢?”假如你教的是旅游专业,你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目:“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来介绍一下你家乡的某处风景。”还可以结合将来的就业面试,教授学生撰写求职信,利用学生的优势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来带动弱势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让他们重新审视语文,激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的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成功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因此要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一上课就充满兴趣。
  如学习《邓稼先》一文,老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介绍他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所作出的贡献。并重点介绍了他为了研究核弹技术,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去查看被摔破的原子弹,最终身体侵入了放射性物质,为他所钟爱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事迹。学生个个听得热泪盈眶。在这样的感情激荡下,学生再来学习文本,主动性很明显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很自然地被激发了出来。
  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接触传统的、静态的书本、黑板等,而是通过动态的画面、简要的文字、优美的音乐轻松地感受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感悟写作的方法,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如在学习季羡林的《富春江上》一文时,过去的教法最先进的是放课文录音,而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可以直接播放富春江的视频。这样,学生通过屏幕就可以欣赏到作者所描写的富春江上的美丽风景。文章中出现的鹳山,严子陵钓台由于地域关系学生没见过,通过屏幕出示,就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伴着轻松的音乐,倾听着优美的课文录音,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体味文章精彩的语言文字,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在课堂上了。
  由此可见,多媒体的介入,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等。
  五、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少人都扮演了多年的后进生角色,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然而他们的心灵深处依然渴望老师的关心、尊重,渴望改变自己。对于学生来说,师爱具有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对任课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了解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语文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在使用中应该相互结合,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适应今后工作发展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连云港大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