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写作时如何写好人物

2011-12-29康丽艳

成才之路 2011年8期

  记叙文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同学的笔下,人物往往是静态的、呆板的。
  例1 我仔细打量着我的新同桌,1.70米的个头,不胖也不瘦,剪的是“方寸”头;往下看,两道黑眉下一双大眼睛,鼻直口阔,脸色略微有些发黑;上身穿一件白色短袖衫,下身穿一条浅灰色西裤,脚穿一双网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着一个网兜,网兜内是几件衣服。
   支招一:在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描写时,不妨把对人物神情、神态以及言行的描写也“加”进去。
  修改意见:在“两道黑眉下一双大眼睛”之后,如果加上“眼睛一眨一眨地,眼神中透出聪颖,还有些许的顽皮”等话,就较原文生动多了;如果在段末加上“他终于被我看得不好意思,不自然地冲我笑笑,低下头去看地面了,右脚尖在地上轻轻地擦着”就更好了,文中的人物就由静变动,“活”了起来。
   例2 我很紧张,心想:老师,我求您了,可千万别点我的名呀!我看着老师,唯恐从他的嘴里说出我的名字。
   支招二:心理描写不仅要写清“想”了些什么,还要把怎么想的写清楚。
  修改意见:“我很紧张,心想”可改为“我坐在座位上紧张极了,两只手紧紧地握着钢笔,我觉得手心里在出汗,连心跳的声音似乎也听得见”;“我看着老师”可改为“我用祈求的目光看着老师”。经过修改后的文字,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更具体、更真实了,读着文章,我们的眼前仿佛就有一位“紧张的中学生”。
  例3 听了我的话,刘同学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学生嘛,应该以学习为主,不应频繁参加社会活动。”张同学接着说:“能做到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两不误最好。”李同学说:“俗语说顾此失彼,两样都不误是不现实的。”班长说:“大家不要争论了,既然学校安排了这次活动,就一定有安排的道理,大家还是自愿参加吧。”孙同学说:“还是班头说得对,少争论,多做事。”
  支招三:人物对话描写不光是要记下人物说了些什么话,还必须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语调,以及说话人说话时的神态,能把人物对话描写与人物动作描写结合进行更好。
  修改意见:刘同学是个心直口快的人物。所以应该这样写:“刘同学‘霍’地站起来,快速地说”;张同学似乎没有什么主见,他发表看法时大概是这样:“张同学怯生生地站起来,没说话脸先红了,他左右看了看,声音低得只有他自己才听得见”;李同学应该是个有点儿“见地”的学生,不妨给他戴上副眼镜,让他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镜之后才说话;班长显然有些“决策”水平,不妨让他“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孙同学是个有幽默感的学生,他说完话后理当有个幽默性动作或神态:“他撇撇嘴,用眼睛的余光看着班长,一边点头,一边直伸舌头”。人们常说“言行一致”,人物语言若想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必须与“行动”搞好配合。
  只要我们能把生活中人物的实际情况具体地写下来,而不是为了“写人”而写人,我们笔下的人物就一定会“活”起来。
  (迁安市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