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思进取的《家常菜》

2011-12-29老末

综艺报 2011年7期


  如今很多饭店门口都会贴着三个大字——家常菜!这样的饭店你进去一吃一准儿上当,因为你在饭店里永远吃不出家里的菜香。
  在所有的文化娱乐消费当中,电视剧算是家常菜了。是家常菜,却依然难觅家常的味道。究其原因,大概和饭店的情况类似——再高明的厨师也做不出家常的味道,因为家常的味道是一天天累积而出的习惯,是味蕾的记忆,更是掺杂了五味杂陈的情感体验,这东西谁敢说能够替代?
  所以,就像饭店门口挂的那三字经一样,“家常菜”这个概念在电视剧里无非就是个招揽顾客的幌子。既然电视剧敢叫《家常菜》,我们也免不了会刮目相看一下,谁知筷子还没伸到嘴里,鼻子就已经闻出了饭店的味道。好吧,我们先来看看这道“家常菜”的“饭店味儿”是怎么弄出来的。
  首先是油,这是一道菜的底子。《家常菜》走的是当下最为流行的家庭伦理系,夫妻、孩子、婆婆、小姨子、大伯子、小舅子,该有的基本上都在。既然是炒菜,油温一定要热,这样炒出的声音才会响亮,说白了就一个热闹。可这热闹的油里就怕有猫腻,大豆、花生、芝麻、菜籽,香味都不同,更怕是回收的二手油,甚至肮脏的地沟油,不但有损香味,更会有害健康,从这个角度而言,《家常菜》基本上用的是陈年老油,它所架构的这个家庭伦理关系几无新意可言。
  其次是盐,这是一道菜的灵魂主旨所在,是一切味道之本。《家常菜》的主题讲的是“宽恕”,这当然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解决矛盾的渠道,可加盐的时机讲究准确到位,火候大小有时候就看手里这把盐啥时候撒下去。《家常菜》里的这把盐好像撒得谨小慎微,仿佛怕撒多了太咸,于是乎从头到尾一直断断续续,生生把一个宽恕之道煮成了宽粉之道。乌涂涂就剩下了个咸味。
  第三是酱,酱是酱油,这东西基本上就起个上色作用,要慎用,色重了就会黑乎乎影响食欲。食材本身底子好的话就千万别用,用了就是画蛇添足。《家常菜》里酱油用得多,多到了完全是在给自己抹黑的地步,多到如同是在撒狗血,其实这也绝非是做菜的人失手打翻酱油瓶,我们分明在其中已经尝出了欲盖弥彰的遮掩,问题太多,漏洞太多,制作粗糙,只好用各种酱油来遮盖。
  第四是醋,好厨师炒菜很少放醋,除非是要的就是酸口儿,比如醋溜土豆丝之类。这道《家常菜》里面的醋味很少,因为绝大部分都是喜剧化的处理方式。不求让人鼻子发酸。不过醋味虽然没有,酸味却从里到外泛出来,也许是其中放了酸菜的缘故,我们说的酸菜是指那些用过无数次的桥段,仿佛就是泡在坛子里的整根白菜,随时可以拿出来放到炒勺之中——这东西方便好用,但吃多了免不了倒胃口。
  最后是糖。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最爱,谁不爱吃甜口儿呢?除非他没打小时候过来。《家常菜》里用喜剧做糖,应当说成为这道菜唯一的亮点所在。糖的质量也好,黄志忠牌的白砂糖有股子独特的香甜味,这甜味让人想起了吃过的很多难忘的好吃的菜——俗话讲一白遮百丑,放到饮食之中就是一甜遮白丑了,黄志忠一人的表现让人暂时忘却了其他演员表演的生硬和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