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电影和香港电影人

2011-12-29罗拉

综艺报 2011年7期

  如果仅仅因为此路不通,香港电影就会功力皆失,血脉倒流而亡——那只能说明香港电影本身有结构性问题,还有电影人不再自信。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尘埃落定,小成本电影《打擂台》击败众多名家大作,得到最佳影片、最佳男女配角三项大奖。这样的结果粗看让人意外,却很形象地反映了香港电影人当今的心态。
  像《狄仁杰》这般的“大片”,虽然场面宏大,特效惊人,也不乏上世纪黄金时期香港电影的常见元素,但香港的同胞们却认为其主体风格太“内地化”——一向潇洒不羁,逍遥江湖的徐老怪,竟如此这般屈服于庙堂之高,甚至狄仁杰在片尾自我牺牲,转为“地下工作者”,怎么看都像张艺谋《英雄》的结局处理。而反观《打擂台》,尽管各方面都很老掉牙,制作也称不上精良,但因为有一个类似《再见列宁》的结构,使得这种粗糙与古老,不但未让影片减分,反而平添一份怀旧与温暖。
  这种怀旧,在当前香港电影人心目中,分量颇重。
  早在2009年,尔冬升称看了《画皮》《疯狂的赛车》后,觉得纯粹的香港电影会在三年后消亡。仅凭这句好象在谈濒危动物的话,会觉得尔导是个非常悲观的人。但事实上,在很多方面他是积极“向北”的,比如他会找朋友弄来内地的中小学教科书,研究内地年轻人的“审美需要”,而因为积累了太多送审的经验,他甚至跟方平开玩笑,应该在香港专门开一家公司,专门负责给别人送审剧本。
  当然也有不少香港电影人对此持乐观态度,比如主打喜剧电影的黄百鸣,坚称香港电影不会死。可能因为老黄是拍喜剧的,所以必须保持乐观。他今年的《最强喜事2011》票房虽然高达近2亿元,但制作理念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大到不能再大——完全依赖全明星阵容,包括天价请来复出的张柏芝,而在喜剧手法上则乏善可陈。我私下里很想知道,“最强”之后,老黄还有什么高招能继续升级。
  另一方面,经典的香港老电影一再被翻拍,不但老导演这么做,新晋导演也是如此。比如徐克把自己的《新龙门客栈》升级成3D版的《龙门飞甲》,周星驰也要来《新大话西游》,连冯德伦都是在考虑重新翻拍《英雄本色》,即使韩国刚刚翻拍过一次。最搞的还要属刘镇伟,快要开机的《东成西就2011》压根与前作毫无关系,但必须顶这块老招牌来翻炒一下。当然不能漏了《3D肉蒲团》,也是萧若元升级自己十多年前的老噱头。以上翻拍的现象,跟近阶段投资人的短视有关,同时也和尔冬升导演的悲观预言形成一种颇具讽刺意味的对照。一方面感叹港片兴盛不再,另一方面又抱着旧日的“倩女”皮囊不放,想借此还出“幽魂”来。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能成为香港电影真正的出路。
  美国电影的主流与票房大户,也是那种适合全家观看,有着良好幽默感和健康价值观的片子。如果只因为昆汀·塔伦蒂诺这样靠血腥暴力情色起家的另类导演,对港片中的那种CULT处理情有独衷,于是就认为那是港片的仁督二脉;如果仅仅因为此路不通,香港电影就会功力皆失,血脉倒流而亡——那只能说明香港电影本身有结构性问题,还有电影人不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