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只会出现在台湾?
2011-12-29列孚
综艺报 2011年21期
无论香港或内地,目前均难以出现像九把刀这类电影导演和想象力,也不会“玩”得如此用心和细心。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以下称《那些年》)在香港上映票房已超过5000万港元,并正向15年前《少林足球》创下的6800万港元本土影片票房纪录迈进。一部台湾电影,为什么能在700万人的香港创下如此高的票房?而且影片中没有一个香港人认识的演员,更没有什么偶像。据说,该片未拍前曾三度与香港擦肩而过,让香港电影人或投资者错失良机。
该片在香港大卖,说明语言障碍已不再是问题,但为什么同是讲国语的内地影片在港会水土不服?
首先必须承认,电影成功与否有一定的偶然性。要不然,所有制片人都大可不必为寻找题材、类型而大伤脑筋,导演们甚至闭上眼睛就可以拍出观众喜欢的电影。前年《海角七号》在台湾同样大卖,但在香港票房则与《那些年》相差一大截。表面看,《那些年》属于青年,《海角七号》的观众则成年化。重要的是,本片先吸引女生,再吸引男生进入影院。据说香港女生为本片贡献了超过一半以上票房。
原因很简单:一是该片在台湾观众中的热烈反响传至香港后引发集体关注;其次,网络无界限,九把刀本来就是因为与年轻人有共鸣才走红网络;再者,当前社会开放,女生勇于直面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该片真正拍出了年轻人世界里最真实自然的切面,引发年轻观众兴趣。最后一点,台湾青春电影一向有口碑,而港台两地文化一直有着较强互动。上述种种均可打破语言障碍,使得两地电影市场可以互动。而内地与港台的这种互动条件尚不够充分,因而会有结构性语言障碍。
至于香港影人为何三度与该片失诸交臂?原因更简单:没有眼光。这也与当地电影人的市场感知力与判断力有关,没有在当地生活,没有感情方面的浸染,当然就没有那份敏感。
香港和内地都缺乏拍出《那些年》的青葱心态。前者恐与太发达的都市物质生活与形态有关。稍有阅历和看过《那些年》的观众很清楚,这样的故事不会发生在台北,只能发生在像片中嘉义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没有过盛物质条件的地方,才会有接近原生态的青春萌动。
内地则是另一番电影形态,浮躁的大环境无法让电影人以平常心并以“玩”的心态对待自己和市场,特别是总以为观众“欠”他们太多的时候。无论香港或内地,目前均难以出现像九把刀这类电影导演和想象力,也不会“玩”得如此用心和细心。说得极致一点,台湾不再属于愤世嫉俗者的世界,平和与相对均富的社会只会让他们呵护式地怀旧,没有了张雨生还有张惠妹,就算曾经发生过“9·21大地震”,还有这个不眠之夜对恋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