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之“钢”与情怀之“琴”

2011-12-29马巍

综艺报 2011年22期


  《钢的琴》
  “造琴者们”灰暗生活的亮色来自于过程,《钢的琴》存在何尝不是本年度国产电影的一抹亮色。
  
  同样是新人导演,同样是国产低成本电影。此外,影片在内地的出品方也同样是完美世界影视文化公司。不过不同于滕华涛和《失恋33天》,张猛与《钢的琴》选择了一条相对冷清,也更为艰难的道路。这部“小片”创造了今年国产片中几乎最好的口碑,也让我们对张猛这位70后青年导演产生了更多期待。更为重要的是,影片代表了另一类中国电影的方向,以及其当前面临的空间、矛盾和挑战。
  
  2011“情怀”代表作
  在这一年的年中,我们曾做过一期名为《Hello,情怀》的特别策划,关注的就是《钢的琴》这样在市场上难以被明确归类的电影——它们是非类型电影,但不能说是非商业片,毕竟,当前几乎所有的国产电影都已不能把对市场的企图排除在外。
  对于这类电影,我们选择的分类关键词是“情怀”。引用一下当时的开篇语:我们的目的是在当前的市场中重新寻找“情怀”这种价值取向,因为“身处浮躁时代,中国电影需要情怀来平和欲望,并重塑创作的本质和意义”。熟悉《综艺》的读者或许会对这样感性的文字不太适应,但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呼吁大家善待情怀,善待真诚。
  肯定《钢的琴》,其实肯定的是影片的这种气质。这无疑是2011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只不过对于口碑本身,当前似乎也需要更为清醒的认识。近两年来,舆论和媒体在对待电影创作时的态度有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对一些电影大加批评的同时,又对另一些作品过分推崇,甚至不惜上纲上线抬举。这样的言辞背后其实更多还是对单纯立场的重复肯定,显得不够理性,但电影人的创作情怀需要更为全面的看待。需要探讨的是:当前市场下,电影和导演需要什么样的情怀?“情怀“又需何种情商和智商才能适于当下?
  虽然获得清一色赞誉有大环境的因素,不过《钢的琴》本身确有值得称赞之处。缺少投资,没有明星,制作上也有不少粗糙之处,但和很多投资、明星多得多的影片不一样,《钢的琴》至少是部“电影”,而且还是一部真想说点什么的电影。当下的中国电影里,这样对于电影和现实都有话想说的影片太少了。
  近几年中国电影在商业化、市场化方向上的急速发展改变了很多东西。5年前笔者刚刚入行的时候,内地的青年导演还大都想成为贾樟柯,“用电影记录一个时代”,张猛说自己也受到过这样的鼓舞。而到了眼下,人人却都唯市场和票房马首是瞻。去年《让子弹飞》的大卖让姜文豪言“站着把钱挣了”,但对于大多数电影人,尤其是新人而言,眼前的选择依然拮据而艰难。
  物以稀为贵,当妥协成为大流的时候,《钢的琴》的坚持就显得更为重要。至少影片没有成为又一部《疯狂的钢琴》。请不要误解:坚持情怀不等于远离市场。恰恰相反,在当前的环境下,电影接近市场不但无可厚非,而且是实现情怀的惟一出路,但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应该、且需要不顾一切地迎合市场。
  
  “文艺”之惑
  中国电影素有票房、口碑的两极逆向运动的传统—— 一些大片人见人骂,但不防碍其票房节节攀高;另外一些小片有口皆碑,但影厅门可罗雀。就市场反响而言,应该说《钢的琴》没有走出这一怪圈。倒是口碑明显不如该片的《观音山》《最爱》,最终通过明星牌和聪明营销为此类电影取得了票房突破。
  虽然各自的商业成绩有所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部影片在走向市场之前都不约而同地和文艺片撇清关系。《观音山》和《钢的琴》在宣传时对自身的定位都是“文艺气息浓郁的商业片”。一时间,市场与文艺仿佛不共戴天。张猛自己甚至跟文艺青年都要划清界限,“别说文艺,一说文艺都不高兴。”在他看来,现在无论什么电影,只要进入商业运作,进入院线和市场,就是商业片。但另一方面,张猛也不想认同商业化的简单标签,他更喜欢把自己的电影标记为“强烈风格化的故事片”,“《钢的琴》是草,但不是草根。”
  对于文艺片的定义自然见仁见智,不过从影片的内容来看,《钢的琴》无疑还是与很多人心目中的文艺片挺对号入座的。同样,影片运作走的也是既有文艺片和电影节宣发的路子。对此张猛并不陌生,他的第一部电影《耳朵大有福》最初就是在韩国釜山电影节上得到了剧本奖金支持,该片在2007年的上海电影节上也获得了亚洲新人奖颁出的评委会特别奖 ;而《钢的琴》更是参加了国际上大大小小的数十个电影节,影片在去年东京电影节上的获奖也是其在国内引发关注的开始。
  和内地其他很多青年导演一样,张猛也是从创作新人做起,“做新人,真的很难。”他的导演之路确实走得是比较艰难:《耳朵大有福》虽然在韩国得到了100万元的启动资金,但最后还是得张猛和韩国方面的制片人崔光石自掏腰包才凑成了200多万元拍完。虽然这部处女作的口碑不错,但接下来的《钢的琴》仍不顺畅:由于投资不到位,开拍时剧组账上只有7万元,拍了两周结余一度只剩下47元。最后是大连鸿缘影视决定投资,但资金也只用到了前期拍摄结束。影片的后期制作基本是靠各电影节提供的相关技术支持以及女主角秦海潞的资助才最终完成的。
  新人导演通过国际电影节完成个人创作品牌的首轮“镀金”,这在全球范围都是常态,在内地也是从“第五代”就开始走的老路线。但不同于以往的是:当前无论什么路线,国产电影都很难放弃对本土市场的诉求。这就意味着即便是主打电影节的影片也总是身处艺术和商业的中间地带,对市场的考量使得创作难以无所顾忌。与此同时,欧洲三大电影节等此类作品的高端舞台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因此近两年,内地电影既有的电影节路线似乎发生了转变,产生了一种新的方式——例如《钢的琴》这样的影片,出国参展、拿奖更多还是寄希望于借助电影节的品牌和宣传平台,“然后到国内杀个回马枪”。
  近年来,选择这种“出口转内销”路线的国产影片也越来越多,甚至在地点的选择上都很有灵犀。例如就近的东京近两年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产片前往。《钢的琴》《观音山》和《转山》就都选择了最近两届的东京电影节,这三部影片也都在那里拿到了奖项。其实《钢的琴》之前的发行并不顺利,直到去年在东京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后,完美世界才决定买断影片在内地的版权。
  
  “钢”与“琴”的博弈
  在《钢的琴》的故事里,主人公陈桂林为了留住女儿而制造钢琴,但即便最后钢琴做成了,女儿还是没有留下⋯⋯现实就是如此现实,电影的世界里也是如此。
  其实相比其他很多文艺片,《钢的琴》本身的可看性较高。不同于其他很多同类作品,影片并不给普通观众以“难懂”的印象——圈内有云:电影什么都不怕,“就怕看不懂”。相比之下,《钢的琴》的故事性比较强,此外影片里的幽默桥段也很多——生于辽宁的张猛曾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文学专业,毕业后又在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工作了数年,参与创作过《功夫》《说事儿》等著名小品,从电影里幽默元素的编排中,也能看到这段经历留下的痕迹。虽然整体不能说是具有堪比主流类型片的娱乐感,但《钢的琴》至少还是一部比较平衡的影片。
  影片的可看性是其市场潜力的重要来源。不过,具备市场可能性和真正实现这种可能性无疑是两码事。虽然得到了舆论和口碑的大力支持,但《钢的琴》在票房上还是未能取得突破。张猛的上一部电影《耳朵大有福》2008年贺岁档上映时只在北方少数市场投放了33个拷贝,没做什么宣传,据说票房收入有150多万元。《钢的琴》则于今年暑期7月15日在全国上映,首周放映下来的票房只有270万元,结果在第二周就因为《变形金刚3》(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的强势开画而失去了市场机会。
  虽然实际票房不佳,但《钢的琴》体现出的某些创作倾向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向本土文化现实要故事,就这一点而言,该片和《失恋33天》的选择是一样的。影片的剧本来源自真实发生的故事,张猛目前也正在东北,拍摄《钢的琴》的电视剧版。其实从长远来看,对现实的真诚关切其实是低成本电影的一条出路,只是像张猛这样坚持的太少,而这条路,恰恰最需要坚持。
  关注现实与接近市场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以何种手法、方式来实现并推广。《钢的琴》在宣传中的口号之一:“我们就是玛莎拉蒂,欢迎试驾!”,这无疑与影片的实际定位和予人的印象不符。此外,影片在上映前的改名风波,也让导演张猛放出了“不改名、不放弃剪辑权、不妥协”的三不原则。其实在当前此类电影的市场旅程中,类似这样的“不和谐”相当常见。个人创作与大众审美之间永远充满了张力。另一方面,类似的矛盾感在张猛本人身上也有体现:他想坚持,但也承认彷徨,说自己以后或许也会随波逐流。一方面,他似乎不愿意像另一些新人导演那样侃侃而谈,其曾对媒体说觉得自己“说多了矫情”;另一方面,张猛也说“不吹牛会死”——现在做电影可能确实如此。
  这种矛盾无可厚非,因为其本身就很真诚。当前内地的青年导演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充满困惑的过程。只是要走出困惑,必然同时需要坚持和适应。对此,张猛自己的心得是:拍一部电影不一定要按照市场的规律去做,但必须要懂这些规律,至少要做一个有故事的电影。毕竟,当前对几乎所有的电影来说,对市场的直面无可回避——该来的总会来,大势面前,绕是绕不过去的。但是对于某一些电影来说,只有以市场的“钢”加上个人情怀的“琴”,才是成功的可能之径——《钢的琴》接近了这一点,因此,虽然今年的《观音山》等片在票房上更为成功,但我们还是把“年度惊喜”这个称号授予了前者。因为从作品本身的质素来看,《钢的琴》无疑更接近这一平衡——它并不完美,但蕴含着一部杰作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