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2011-12-29徐超文
新闻爱好者 2011年22期
在网络新闻中,在报纸杂志上,在电视广播新闻中,处处能看到、听到“链接”的字眼,新闻链接已经成为媒体广泛应用的一种报道方式。
链接,为读者导航
链接,是计算机语言中超链接的简称。超链接(Hyperlink)是因特网上使用最多的一种技巧,它通过事先定义好的关键字或图形,只要你用鼠标点击该段文字或图形,就可以自动连上相对应的其他文件。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实现不同网页间的跳转问题。
当前,新闻报道从“及时”向“全时”转变。电视、广播对新闻播出时间限制的突破已到极致,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新闻台不断出现;报纸也努力突破版面空间上的限制,不断扩版;在存储量上有着先天优势的网络,新闻更是处在不停地刷新状态中。新闻量正在急剧膨胀,逐渐呈海量存在。读者希望通过媒体了解更多的信息,但信息像不息的潮水一样一波一波袭来的时候,读者便会逐渐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没有了阅读目的地,使有用新闻获得的效率降低甚至丧失,海量的信息也就失去了其意义。而链接如同海量新闻的“筛子”,对新闻进行分类选择,提示读者在漫无边际的新闻中关注值得特别注意的内容,给读者以导航。
在网络新闻当中,链接往往是相关新闻的粘贴和组合,给读者以快速、全面的新闻产品,使人们可以较全面地获知信息,了解相关的新闻事件和背景,为读者简捷快速地获取大量相关性的信息提供了条件。而在报纸新闻中,链接由于版面等条件的限制,在“粘贴和组合”的基础上,更凸显了其编辑整合功能,使得读者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对新闻集中而深入的了解。
链接,“团结就是力量”
链接一词何时被应用于传统媒体无从考究,但它是从网络新闻中发展而来的则显而易见。然而,链接一词被引入传统媒体,并不仅仅是一个词语的简单借用,而是传统媒体在组合报道上的一种深化,是深度报道从形式和内容上的一种拓展,给事实更多的背景,给新闻更多的理解。链接,把与新闻本身及其相关的诸多“碎片”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显现出更加强大而有效的力量。
拓宽了新闻报道的广度。在新闻报道中,以往报纸由于篇幅和时效性、编辑思想等方面的限制,往往讲究把一篇报道写深写透,导语、新闻背景、新闻事实容纳在一篇报道中,记者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大手笔写大文章”,也由此造成“长风”难刹的弊病,同时,大量的信息也被淹没在这“鸿篇巨制”中。现代生活节奏很快,很多读者并没有耐心去阅读这样大容量的文章,需要编辑部门为读者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分类,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和篇幅中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意义。现在,许多报纸有意识强化这样的组合报道的方式,采用新闻事实加相关链接的方式,化整为零,拓宽新闻事件的广度,充分应用链接,把新闻事件的背景、有关知识、相关评论等纳入链接,使读者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清楚地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获取超出一个新闻事件本身的更多的信息。
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深度。我们知道,一篇新闻报道具有五要素,五者俱全,这篇报道便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是,现代读者对周围事件与信息空前关注(这也是现代媒体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获知简单的新闻“五W”,不仅仅满足于被报纸告诉的那些片段的、缺乏整体感的信息,而想更进一步地获得深入、全面的信息,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链接使读者的“知情权”得以满足,使深度报道有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使新闻事实可以还原到社会生活更深的层面中。
提高了报纸的认知度。现代报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压力,尤其是网络的受众群迅速膨胀,更加压缩了报纸的生存空间。一些报纸由于编辑思想缺乏创新,内容陈旧,版式呆板,从而失去了原有的读者,发行工作也越来越困难。尤其是一些党报中有这样一种认识:“大报讲政治,小报走市场”,似乎大报天经地义地可以远离读者、脱离群众,板起面孔训人。而可喜的是,更多的报纸认识到了面临的形势和压力,深刻地认识到报纸宣传“既要高亢嘹亮,又要悦耳动听”,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关注群众的需要,增强贴近性、服务性,从而赢得了读者,扩大了生存空间。采用新闻链接的报道方式,进一步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也正是在报纸的市场意识、读者意识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
链接,以不同路径抵达
网络新闻的链接,以无限链接的方式在时间的纵深上展开。人们上网时在不断的链接点击中把自己埋没在大量的、散碎的、片段化的事件中。即使是专题报道,也要受这种技术的限制,其专题的组合方式往往采取一种把大量的、初级的新闻报道以链接的方式进行。而报纸的新闻链接,以有限的链接方式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深上展开,经过编辑有意识的整合,为读者提供了直接的有意义的选择。现代读者对新闻不仅仅希望了解新闻事实,也希望了解更高层次的内容,新闻链接正是由于拓宽了新闻报道的广度,增加了其深度,从而给读者提供新闻事件本身以外的更多信息,增强了报纸的竞争力,提高了读者对报纸的认知度。
新闻事件的链接。围绕主打新闻,链接有关的新闻报道,使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前前后后有整体上的把握。这些新闻报道可以与主打新闻为同一个新闻事件,是主打新闻的前期简短报道,或者是由主打新闻衍生出的新闻;也可以是与主打新闻相近似的,用以衬托主打新闻的重要性,或烘托所要凸显主题的分量。如新华社在报道“克隆婴儿”事件时,以《专家认为世界第一个克隆婴儿的真实性有待核实》为题,对邪教组织宣称世界第一个克隆婴儿已经于当天诞生,有关专家认为克隆婴儿的真实性有待核实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同时,还链接了《中国卫生部官员:对克隆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法国总统希拉克强烈谴责克隆人的行为》、《美国对声称首次克隆人的邪教组织进行调查》等相关国家和人员对此事件的看法和态度,构成了一个对“克隆婴儿”事件全面客观的报道。
背景资料的链接。组合主打新闻的有关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可以是新闻事件的有关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也可以是新闻事件的人物介绍等。如《汴梁晚报》2010年8月25日报道了《“金镜头”组委会公布调查结果(引题)〈挟尸要价〉不存在造假问题(主标)》的新闻,链接了一篇《李玉泉其人》的背景资料,使读者在了解《挟尸要价》照片获得中国新闻摄影奖最高奖遭质疑获澄清新闻的同时,也通过这篇链接性文章了解了新闻发生的背景和起源,从而更深层次地感知新闻事件。
相关知识的链接。对和主打新闻有关的名词加以解释,对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辨真识伪等加以知识性介绍,使读者在获取知识信息的同时,对新闻加深理解和认知。在《汴梁晚报》2010年8月16日报道的《卫生部通报圣元奶粉检测结果(引题)“性早熟”女婴与奶粉无关(主标)》中,主打新闻为卫生部对圣元奶粉抽检过程和结果的调查情况,同时配发了一篇新闻链接《湖北“性早熟”女婴均属微小青春期范围》,这篇链接是纯粹的知识性介绍,使读者能在了解“性早熟”新闻事件结果的同时,获得相关的医学知识,体现了《汴梁晚报》的新闻性与服务性。
新闻分析链接。当主打新闻是以事件性为主的时候,编辑部观点、意图的体现就要通过新闻分析凸显出来,使读者能够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给新闻更多的理解。如《开封日报》2010年4月12日的组合报道《波兰总统专机在俄坠毁96人罹难》,对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图-154专机10日上午在俄罗斯西部坠毁事件进行了报道,同时分析了这一事件对波兰政局的深远影响,从而使读者获取到更多信息,为主打新闻起到了烘托作用。
报纸在使用新闻链接的报道方式时,往往是采用以上一种或几种链接方式,有时甚至是主打新闻+相关新闻+背景资料+相关知识+新闻分析的多种方式的链接,以使读者能多角度、立体地了解新闻事实,感知在新闻之上的更高层面的内涵。
新闻链接,就是编辑对新闻的分类和重新编排。我们要认真研究并充分地、创造性地、艺术性地运用好这一报道形式,发挥新闻链接的作用,有意识地处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意义,不断创新,使新闻富有更翔实的背景,让新闻事实得到更多的力量。
(作者单位:开封日报社)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