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对新闻教育的重要性
2011-12-29梁长荣
新闻爱好者 2011年22期
师徒制原是一种传统的原始的职业训练模式,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是中外行之有效的职业训练方式。师徒制在我国历史久远,是青年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过去新工人进厂,均由企业指定技能高超的师傅进行传帮带,2至3年学徒期满后,由企业对其进行技能考核,确定徒弟的技能等级,达不到要求者还要延期出徒。随着我国新闻教育的“遍地开花”,新闻教育中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术学日渐脱节,软硬基础差,学难以致用,以致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的现实困境。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新闻专业教育,更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实行“师徒制”培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培训制度。正因如此,地处井冈山老区的唯一一所大学井冈山大学新闻专业结合自己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跟本地新闻媒体联姻、结对子,实行师徒制的培训制度。现就结合井冈山大学师徒制培训制度发表个人浅见,希望对新闻实践教育的发展有所推动。
井冈山大学新闻专业见习师徒制培训模式简介
学校与新闻媒体签订协议,培训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媒体及媒体内部各部门(新闻采访中心、编辑部、专题部、策划部、广告部)轮流见习,各部门见习时间为3个月。
按照协议,见习实行导师负责制(即师徒制)。导师由见习单位有责任心、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记者、编辑担任,每一名学生安排一名指导老师带教,实行“一对一”指导。学生在见习期间,导师具体安排见习内容,对见习学生的思想表现、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处事能力进行考核,并及时进行批评指导;对学生采、写、编、评、摄等新闻业务进行技能指导。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指导:1.对学生进行新闻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2.帮助学生确定报道方向,收集新闻线索,开展报道工作。3.指导学生过好采写编评摄业务关,帮助学生对采访前准备,采访中注意的事项,采访后写作编辑等方面内容的指导。
学生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要参与媒体的具体活动:1.参与编前会、业务交流会、经验总结会。2.新闻采访计划制订、提问提纲拟定、现场采访、采访记录,新闻写作(报道)新闻评论。3.报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配置、校对等)、报刊版式设计、版面设计。4.进行新闻摄影、新闻摄像、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撰稿、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广播电视节目主持。5.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师徒制”培训模式对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学生技能教育的助推作用
新闻专业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得到较大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很多地方高校新闻专业由于教学硬件设施陈旧落后,甚至空白,学校管理者还是沿用以前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观念,高校办新闻教育实行“无投入”的廉价教育,这无形中制约了新闻实践教育的开展,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于纸上谈兵,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奢谈,这样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并不是危言耸听。井冈山大学由于开办新闻教育历史短、经验不足,各方面条件还有差距,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加强和社会媒体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过硬的媒体硬件,实行师徒制,一对一地教育,学生在媒体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在媒体平台上亲身实践、亲自动手、亲自操作,在排版、制版、标题制作、美编、新闻报道上体现学生的才能、展示才华、展示形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媒体老师的指导下,有了切实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复合式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得到真正结合。新闻专业教育实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真正结合符合高等教育新闻专业教育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如今一些高校新闻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脱节,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背离,致使社会上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的期望值在下降,甚至有些抱怨,以致干脆拒绝接受新闻专业毕业生。考虑到井冈山大学新闻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井冈山大学实行师徒制的培训模式,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两种教育互相补充、互相验证、互相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师徒制的培训模式中,长了本领,练了素质,提高了能力,学生基本在媒体各部门“过滤”了一遍,“检阅”了一番,媒体单位对每个学生的表现有了切身感受,这些都可作为以后录用学生的重要参考。
新闻职业教育有了真切体会。新闻职业教育的领会、理解以致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光靠学校教育、课堂教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分析、讨论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育总有隔了一层皮的感觉,总觉得离实践相差太远,要培养学生对新闻职业教育的兴趣、新闻职业教育的忠诚度、新闻职业教育的敏感度,必须到媒体“真枪实战”的新闻报道中去,在新闻媒体的实践操作中才能心领神会,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新闻实践的酸甜苦辣,从而对新闻线索的获取、采访计划的拟定、提问提纲的列举、现场采访的把握、新闻素材的选取、新闻报道的写作、新闻稿件的编辑、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稿件的修改等新闻工作有切身体会,特别是对新闻职业教育的艰巨性、崇高性更有感悟,从而树立一种信念——为新闻报道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井冈山大学对学生新闻职业的教育,不仅仅满足于学校教育、课堂教育,而且把这种教育延伸到社会、课外,使学生养成终身受教育的习惯。通过师徒制这种培训制度,学生在媒体老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下,对什么叫“新闻”、“新闻有什么特征”有了直接感受,对如何在从事新闻工作中树立崇高的职业理念,热爱新闻事业,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都有了感性认识。
弥补先天不足的办学条件。很多地方院校新闻教育,一窝蜂上,仓促开办,无论在师资的建设、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图书资料等准备方面都很欠缺,这极大地限制了新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是新办新闻专业必须具备的要件。比如从师资来看,一些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师要么是从学校到学校,新闻教育是“空对空”的教育,专业教师从业经验不足,实践动手能力不够,这制约了新闻实践教育的发展,新闻教育与实践的脱离必然会出现;要么是其他专业教师充实到新闻教师队伍中来,如中文、历史、电影等专业教师跨行成为新闻专业教师。俗话说“隔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