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Blog\\Wiki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1-12-29
新闻爱好者 2011年22期
摘要:近年来,以BBS、Blog、Wiki为代表的新型网络媒体高速发展,其影响力日益扩大。通过清晰地阐释这三种网络媒体的本质和特点,详细地分析和对比它们在信息服务模式、信息管理模式和信息关联模式上的差别,我们基本上掌握了三种网络媒体在信息创建、维护与传播中的不同规律,认清了其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BBS Blog Wiki 网络媒体 信息传播
近年来,以BBS、Blog、Wiki为代表的新型网络媒体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与传统媒体相比,这些新型网络媒体具有显著的新颖性、高效性和便捷性,在信息传播的多样性、详尽性、及时性等多个方面甚至已超越了传统新闻媒介。然而,目前国内外从信息传播角度对BBS、Blog、Wiki进行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对三者应用领域的介绍、分析和拓展上,缺乏对这些新型网络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探究,更缺乏三者在信息传播模式上的比较研究。对这些新型网络媒体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其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认清其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因、把握其发展的脉络和动向。
BBS、Blog、Wiki的基本概念与传播特性
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中文直译为“电子公告板系统”,或意译为“电子留言簿”,网友俗称其为“论坛”。BBS就像一个平民大茶楼,芸芸众生在其中聊芸芸众生之事,评大千世界之物,好不痛快。
Blog一词来源于英文Weblog,中文直译为“网络日志”,国内常取其音译“博客”。Blog是一种基于万维网以日志形式实现用户信息交流的信息服务系统,它是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和交互方式。Blog就像个人的播报间,博主在其中展示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人分享,其乐无穷。
Wiki的中文音译为“维基”,在国内常将其类比博客而翻译为“维客”。Wiki是一种基于Web的面向社群的协同式创作系统。通俗一点讲,Wiki提供了一个服务平台,人们可以在其上共建Web网站,其本质是协同创作,其目的是信息的共建与共享。因此,Wiki是一种信息创建、管理与传播的崭新模式,它追求知识的共建、共管与共享。Wiki就像公众的大百科全书,大众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还是知识的定义、维护和传播者。
BBS、Blog、Wiki的媒体影响与发展特征
目前,BBS的应用领域已扩展到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BBS网站在国内外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不可胜数。
近些年来,Blog变得日益流行和普及,博主更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Blog从最初的个人日志逐渐成长变化出基于网络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多元信息共享平台、网络虚拟社交区等多种形态,Blog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渗透到众多应用领域。
Wiki自诞生之日起就进行着飞跃式的发展,作为Wiki模式典型范例的Wiki百科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截止到2010年3月,全球共诞生了271种语言版本的Wiki百科,总的词条数目已超过1500万,总的用户数目已突破2200万,总的编辑次数已超过8.6亿次。
BBS、Blog、Wiki信息传播模式的区别
信息服务模式不同。BBS是为大众提供方便和平等的话题讨论服务,它打破了不同观点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所垄断的局面。人们在BBS中的交流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压力与面红耳赤,因此更能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吵,人们可以广泛和深入地了解他人的意见与观点,这便为社会群体的真实沟通做好了前期的缓冲与铺垫。BBS中的用户注册采用的是非实名制,由于减少了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人们畅所欲言甚至口无遮拦,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更能表达其内心的真实想法。BBS给了人们一种一吐为快的发泄渠道,以舒缓其心理压力。同时,政府也可借此了解人们的真实想法,及时掌握民心、疏导民意、引导舆论,防患于未然。
Blog是为“个人”提供充分和自由的自我展示服务,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格局,开创了全新的个人媒体时代。硅谷著名IT专栏作家Dan Gillmor认为Blog代表着“新闻媒体3.0”。“新闻媒体1.0”指的是传统媒体或旧媒体,“新闻媒体2.0”指的是新媒体或跨媒体,“新闻媒体3.0”指的是以Blog为代表的个人媒体或自媒体。Blog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Web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的第二代Web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显无穷的思想价值。
Wiki是为公众提供开放、平等、自由的协同创作服务,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协作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协作中来,创作和维护Wiki中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阅读、引用、下载、分发Wiki中的所有内容。“真理会越辩越明”是Wiki的信条,故此Wiki保持中立,不倾向于任何观点,让用户自己去思考和判断。Wiki的网管需要遵从此信条,尽量避免删除用户发布的信息,即使此信息有所不当,那就等待其他用户更正和修改吧。Wiki的优良特性吸引了全球海量的用户充满热情地参与其中,致使其协作群体无比庞大、其信息更新速度极其迅速、其知识覆盖面相当宽泛。
信息管理模式不同。BBS是公共的信息交流空间,就像大茶馆并不属于某个聊天的茶客一样,BBS并不属于某个发帖者,因此大众用户的权限非常小。大众用户通常只有阅读帖子和发布帖子的权利,没有管理信息的权限,甚至对于自己已发表的帖子也没有修改、删除、分类等管理权限。BBS用户没有独立的空间和域名,需从统一的系统主页进入论坛,然后从论坛已设定好的讨论主题中选择一个,点击进入此主题分论坛后方可发布信息,大众用户不能添加新的主题栏目,因此言论的主题被局限在网管和版主所设定的范围内。如果用户在某一主题栏目中发表了有关其他主题的帖子,通常会遭到版主的删除。如果用户经常性地这么干,版主会认为你故意违背本论坛的主旨,会对你进行警告,暂时取消你的发帖权,甚至删除你的账户,将你踢出论坛。大众用户的行为会受到诸多限制,故此用户并未真正掌握完全的话语发布权。
Blog是个人的信息展示空间,就像主人对待自己的房间一样,博主拥有自己Blog空间的完全管理权。在自己的Blog中,博主可以添加、删除、整理主题栏目;发表、删除、编辑、归类、排序自己的文章以及访客的评论文章;设置Blog的版面布局和信息的呈现形式;添加、删除、编辑、归类好友信息,以便经营自己的社交圈;添加、删除、编辑黑名单信息,以便拒绝那些不受欢迎者的骚扰。每个Blog都拥有一个独立的域名空间,用户无须从统一的系统入口进入Blog。在自己的Blog空间中,博主掌握完全的话语自主权和发布权。
Wiki是公共的协同创作平台,Wiki中的信息是参与者共同创建和维护的,供所有人分享,因此任何参与协作者都可以管理Wiki。Wiki倡导的理念是“人之初,性本善”,故此最大限度地赋予用户权利。用户不仅可以发布和管理自己的信息,也可以对他人发布的信息实施设置、整理、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Wiki提供了沙箱测试、保留记录、版本对比、更新描述、页面锁定等多项信息管理技术。其中,“沙箱测试”功能用于给新手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保留记录”功能用以存储所有历史更新记录,它是“版本对比”和“更新描述”功能的技术前提。以上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了知识演变的可追溯,同时也可控制和恢复误操作。为了防止恶意的破坏,Wiki还提供了“IP禁止”功能,用以记录和拒绝破坏者的访问。
信息关联模式不同。BBS是公共的交流平台,就像一个大茶馆,茶客是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目的多样。而BBS的信息管理责任由版主承担,因此版主会搜索并删除用户过激的和非法的言论信息。然而,用户可以通过超链接,将阅读者诱导至BBS外部的网页,进而避开版主的搜索。因此,大多数论坛限制甚至禁止用户在BBS中建立超链接。因而,BBS中信息的关联度比较低,这样容易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Blog是个人的展示平台,信息的管理责任由博主自己承担。目前,大多数有影响力的Blog,其博主都是实名注册的。因此,博主会顾忌自己的言论,并对访客的言论进行认真的过滤。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大多数的Blog服务系统都允许博主和访客在Blog中创建链接。Blog中的信息关联技术是丰富多样的,如Trackback、RSS、Tag、Permalink、Comment等。通过这些技术,Blog可将自身信息与传统Web门户、Web社区、BBS、WiKi等媒体中的信息链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且稳固的信息网络,在这些信息联动技术中尤以Trackback和RSS最具特色。Trackback中文常译为“引用通告”,它是站点之间互相通告内容引用的一种信息技术。与传统“参考文献”的引用通告方式不同,Trackback主动将引用信息“推送”到被引用信息之上。RSS是英文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缩写,中文常译为“简捷信息联合”,它是一种实现站点之间内容共享的数据交换规范,通过RSS技术可以在Blog站点之间搭建起快捷的信息共享通道。
Wiki强调的宗旨是开放、平等、自由,因此Wiki中的信息关联不会受到人为限制。如果将Wiki中的文章看做节点,文章间的链接看做边,那么Wiki中的信息就构成了一个有向图。相关研究发现,67%至89%的文章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另有研究发现,在文章的链接中,有大量的链接是在已有的文章上添加的,这说明Wiki中的信息链接是可以生长的。假如我们把链接比作树枝,把文章比作树杈的话,一般信息网络通常是从新发出的树杈中长出树枝,信息之树主要是越长越大。在Wiki信息网络中,树枝不仅从新树杈中长出,而且还大量地从老树杈中长出,这样一来,Wiki的信息之树不仅会越长越大,还会越长越密。以上研究表明,Wiki中信息的关联程度是比较高的,Wiki信息网络是比较紧密的,而且其紧密程度还会逐渐增大。
BBS像平民的大茶馆,它提供的是一个公众的信息交流空间。Blog像个人的播报间,它提供的是一个个人的信息展示空间。Wiki像公众的一本大百科全书,它提供的是一个公共的协同创作平台。BBS、Blog、Wiki三者的设计理念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信息交互和传播的机理不同,它们能在不同的领域中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另外,无论是BBS、Blog还是Wiki,它们在信息传播和交互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三者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都必须做出持续的改进和提高。如今,BBS、Blog、Wiki的边界有逐渐模糊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就每一种网络媒体而言,其应用类型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变。或许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三者的技术有逐渐融合的趋势,进而诞生出新一代的网络媒体工具,这也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郑国威:BlogResearchandBeyond[EB/OL].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05.htm.June 200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10/1/15/101600.pdf,January 15th,2010
3.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4.Technorati.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EB/OL].http://www.technorati.com/blogging/state-of-the-blogosphere.27 September 2008
5.Wikipedia.What is Wikipedia[EB/OL].[2010-4-29].http://wikipedia.jaylee.cn/
6.TONG Chuang,ZHONG Wen.Changes in the U.S.intelligence system to create intelligence quietly launched replica Wikipedia[EB/OL].[2009-4-9].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4/428O13.htm1
7.Dan Gillmor.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Here Comes‘We Media’[N].Columbia Journalism 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