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G时代”手机媒体的优势及前景

2011-12-29贾楠

新闻爱好者 2011年5期

  摘要:手机媒体有着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即时采集、制作、传播、接收的优势,影响和颠覆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手机媒体优势的介绍,并结合现有手机媒体存在的缺陷,对手机媒体未来的发展做一些可预见性的展望,以期受众对手机媒体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手机媒体 优势 发展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部手机诞生开始,手机技术已从当初的模拟手机(1G)发展到现在的移动通信手机(3G)。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可以接受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所以它的功能便从原先的通话工具发展到可以上网收发各种信息、进行娱乐活动的小型电脑。手机凭借其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和技术支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群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新兴的“第五媒体”,将人们的生活以新的方式呈现在手机的无线网络之中。“虚拟社区”一词的缔造者、被称为网络文化最敏感预言家之一的霍华德·莱茵戈德认为:“互联网的力量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上,诞生了全新的社会现象,产生了全新的沟通模式。”①
  手机作为媒体,最初是一对一传播,之后随着短信技术的出现逐渐变为一对多的传播。当网络技术运用于手机后,手机就变成了“以视听为终端,以网络为平台的,以个性化信息为传播内容的,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②
  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这表明手机媒体由于它“便携性好、时效性强、互动性好、与多媒体合作深入、分众化传播效果佳”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受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
  便携性。现在的手机灵活小巧、易于携带,手机媒体凭借其小巧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人们的闲散时间,使人们能随身随意随时随地浏览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者满足自己休闲娱乐的需求,正是这些不经意的闲散时间给手机媒体创造出了巨大的市场,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由于手机的便携性,“手机拍客”也利用其拍照或视频功能,在第一时间记录事情的发生过程,从而成为重大新闻的发布者。2004年保罗·莱文森在其《手机》一书中指出:“唯独手机能够使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于是,人就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进入大自然,漫游世界。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③因此,手机与生俱来的灵活小巧、易于携带的品质,成为其他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时效性。手机媒体的这一优势可以说是由它的便携性以及网络技术的支持所赋予的。由于手机的小巧便捷使得它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它可以由任何人对事件进行记录,在专业记者和专业设备没有抵达的时候,率先记录下事情的发展过程,及时发布信息并为日后的专业化报道提供资料。2009年6月5日的成都公交车着火案的最早视频和图片就是由手机提供的。手机媒体的传播以其灵活、快速的特点超越了时间、空间、设备的限制,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数据实时传递。
  互动性。在手机媒体上,受众可以通过手机网自由选择、发布信息,信息是由受众从信息堆里拉出来的。传播者也不再局限于大众传媒,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条新闻的发布者,受众此时也成了新的传播者,他们通过在手机网上发帖、自建群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这点上说它改变了原先“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把受众的主动性充分地发挥释放,使传播者和受众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互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去年在“两会”上大放异彩传达民生民意的“微博”就是以手机媒体为主要载体的。“微博”每次最多能发140个字,同时它即时记录感想的功能,也使得人们在电脑与手机之间较多选择手机媒体作为最终的信息发布平台。除此之外,各大媒体的手机报也会广泛征集手机网友的建议和看法,在第一时间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多媒体合作深入。手机运营商与各大报纸媒体合作推出手机报,与电视媒体合作提供手机电视内容,同时和广播、游戏商等合作,为手机媒体提供丰富的资讯。手机媒体配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新局面。
  分众化传播效果佳。由于手机号码的实名制,使得一部手机终端就能代表一个受众。各大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手机用户的性别、年龄、手机月消费支出的记录大致推算出手机用户的服务需求,定向地向手机用户推介信息和服务,同时手机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订阅某种信息和服务。由于这些信息和服务正是用户想要的,所以在信息及服务的传播效果上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这点来看,手机是能够满足受众碎片化需求的个性化媒体。
  任何新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手机媒体也不例外:由于手机媒体受制于各大手机运营商,所以手机媒体在其资费、内容的选择等方面还是会出现受众不满意的现象;手机媒体在其服务项目上往往会出现消费陷阱,捆绑推销一些用户不了解的服务,这大大制约了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手机媒体现在刚刚起步,只能通过手机运营商和新闻媒体合作的形式来发布信息,但是对于其发布信息的管理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手机用户自己可以上传信息,这就对手机媒体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把握提出了要求;部分受众对手机媒体过度依赖,不仅浪费了金钱还占用了大量的工作、休息时间,使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此外,手机媒体在其传播过程中还夹杂着一些诈骗和垃圾信息。这些手机媒体的现有缺陷需要各个部门协调解决,为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现代社会中各种技术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手机媒体在其未来发展中也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
  手机信息储蓄量增加,终端屏幕变大,传输速度大大加快。现在3G正在大范围地推广使用,而4G也在大力地研发过程当中,未来,手机媒体带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速度上的快捷,更有无与伦比的生活享受。
  手机媒体的费用将会大大降低。以河南移动通信为例,每月16元的时尚套餐包含有100兆的上网流量,而这一上网流量的成本将会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不断降低。
  手机媒体理念的日趋成熟以及专业化团队的形成。现在手机媒体上的大量内容与网络一样都是由传统媒体提供的,并没有自己专业的创作团队和一个独立的媒介产业。未来,手机媒体将会建立自己的采写报道队伍,建立健全自己的管理运作体系,通过专业、可信的服务使其公信力大幅提升,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手机媒体将会带领受众从“读图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从“固定多媒体时代”进入“移动多媒体时代”。未来,电脑可能会越做越小,不断吸收手机的功能,而手机也会具备越来越多电脑的功能。除此之外,手机媒体将会与传统媒体进行更为细致的交融,全面实现传统媒体的手机服务。
  手机媒体监管条例的制定出台。这一手段将会防范手机媒体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欺诈、垃圾信息,并对各种不良信息进行分类管制,以便于为手机受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手机媒体凭借其自身最为快捷、方便、即时传输的优势,使其能与受众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手机媒体比电脑更普及、便携、及时。手机媒体有着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即时采集、制作、传播、接收的优势,影响和颠覆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随着技术的日益变革,手机媒体将会对人类的未来生活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注 释:
  ①张通生、杜丽芬:《3G后传播时代的手机媒体》,《新闻爱好者》,2009(24)。
  ②刘惠芬、刘澜:《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前景》,《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③汪贝:《关于手机媒体性的传播学讨论》,《东南传播》,2008(7)。
  ④吴鹏:《手机媒体核心竞争力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