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丹:从严肃的国学大师到柔软的幸福专家

2011-12-29罗丹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1年11期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你叫妈的人,一个叫你妈的人,都在你身边,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于丹因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而走红。你听她讲话,文采华丽,妙语连珠,让人有种大气不能喘的感觉;再加上她的表情,大义凛然,一副“才女+导师”的模样。
  2011年10月,于丹推出新书《于丹趣品人生》。在这本书里,她倡导做个闲人,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这一次,从严肃的国学大师变身为柔软的幸福专家,于丹坦言:“这一切,都源于我的女儿。”
  
  
  孩子是对生命的更新
  
  没生孩子之前,于丹一度对生孩子的事情极其排斥,总觉得孩子的出现会打破她和老公的小资生活。“他在楼上看书,我在楼下写作,互不打扰,这样多自在。”
  由于饱读诗书,于丹的口才了得。在《鲁豫有约》做节目,她的逻辑之缜密、思维之迅速、话语之清晰,连能说会道的鲁豫都只有安心聆听的份儿。
  本以为像她这样具有古典情结的女子寻找爱情,一定会找个孔子、庄子那样的男人。可她却笑笑说:“那些大诗人只能用来审美,我挑男人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责任心。”
  1992年,于丹结婚了。对于丈夫,她这样评价:“他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责任心,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可以让女人活得很轻盈。其次,他的生活方式非常健康,每天打太极,每周游泳健身……”
  婚后的日子简单而浪漫,老公由最初的诗意表白,到结婚后践行诺言,最后转化为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出差的时候,怕她忘记关煤气,就用很宽的黑胶条把煤气阀门给封上;他抢着洗衣,不让她碰洗衣机,还说“你要用洗衣机的话,咱们家会发大水”;他主动做她的司机,不让她开车,还调侃她:“要是你开车出门,晚上我得去河南省找你。”
  “其实没那么严重啦,他最多去怀柔找我。”于丹笑着解释。
  她第二天要早起赶航班,前一晚他就用手机定好闹钟。“我这屋有3个闹钟呢!”于丹觉得老公此举多余。
  他却回答:“那么早起床,3个闹钟哗啦啦一响会吓醒你的,我的手机里有音乐,我找一个最柔和的铃声叫醒你。”这个凡事愿意为妻子着想的男人,总是用最朴素最柔和的方式唤醒于丹心中的幸福感。
  于丹说:“在婚姻里,互相包容很重要,但包容不等于顺从和纵容。人前给足面子,两个人在私密场合却要开诚布公,有问题就在卧室谈,谈不拢还可以用肢体语言呢。”
  35岁过后,结婚13年的于丹突然很想要一个孩子。“你会觉得孩子的到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理现象,而是个心理现象。因为你到了这个年纪,需要一种宁静和爱,需要生命更新,使你的生活方式和结构得到改变。”
  没生孩子之前,于丹常常想:“我要生一个特别漂亮的、胖乎乎的……总之,要生一个比别人家孩子都好的孩子。”女儿苗苗出生的时候,于丹觉得很失望:她长得黑不溜秋的,才6斤多。可医生很高兴:“身长正常、体重正常、头脚正常……”于丹被医生的话感染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她的标准改变了。
  
  
  挤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熟悉于丹的人都说:“自打她有了孩子之后,就变得酸起来了,动不动就伤感流泪,开口闭口都是女儿。”对此,于丹认为:“人不做母亲就永远是个孩子,我以前的生活过得很华丽也很矫情。有了孩子以后,我的日子变得朴实了,也更从容了,我现在看到街上抱小孩和带小狗的人,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为了苗苗,于丹把家从复式房子搬到了北师大旁边的三居室里。虽然身兼数职,但她的办法就是把工作像压缩饼干一样压缩,腾出时间跟家人在一起。“最好能让我在晚饭前回去,陪孩子吃饭。尽量别让我两头见不着孩子,这是我的底线。如果哪天没有卸完妆躺在孩子身边,给她讲小红帽、大灰狼的故事,我就会觉得这一天还没安顿。”
  每当于丹下班时,母亲就会领着苗苗一老一小跑出来迎接。这个时候,于丹会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你叫妈的人,一个叫你妈的人,都在你身边,就是最“幸福”的事。
  把于丹接回家后,还没脱大衣没脱鞋,三个人就开始互相表达爱。“孩子亲我一下,我再亲我妈一下,我妈妈再亲亲我们俩,然后大大小小抱在一起。”
  在于丹的生命中,这世上只有两个人可以跟她不讲理,一个是妈,一个是苗苗。不管于丹在哪儿打电话,说着多重要的事儿,老太太进来就吼:“饭菜都凉了!什么电话这么重要?”于丹这时候可尴尬了:“妈,你别喊,我这儿说正事儿呢。”
  但下回,老太太还是会心疼,还会大嗓门地冲她吼。苗苗也不甘示弱,举着一双筷子冲过来抢电话,把筷子塞在于丹手里说:“妈妈吃饭!妈妈吃饭!”然后她把电话“啪嗒”一下给摁了。于丹只好赶紧打过去跟人道歉:“对不起啊,刚才是我女儿给挂了。”然后赶紧挂断电话去吃饭。
  这一切让于丹觉得,此刻,去吃一口热乎乎的饭菜,就是天大的道理。“也只有在面对这两个我叫妈和叫我妈的人时不能急,她们对我再不讲理,我也只能这样。因为当我回到那个闹哄哄、乱糟糟的家,回到我那个充当书桌的餐桌上,就会体会到,什么才是生命的欢欣。”
  而一到周末,就是母女俩的狂欢日。吃过晚饭,于丹会听女儿弹琴,然后带着她在楼底下骑单车。临睡前,她们会在卧室里玩、在床上蹦,母女俩肆意地疯……因为这样的行为,只有在周末才被允许。一想起这些,于丹就觉得生活有了快乐憧憬。“我们都很忙,比如我,要教课、讲座、写书……但不管多忙,我们也要想办法挤出点时间,让生命有很多快乐的时刻。那个时刻不见得很多,但是品质很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只要有心,我们一定都能找到。”
  女儿的出现,让于丹的生活变得跳跃、立体。她评价自己一天过得好与坏,就是看有没有在不同角色中来回转换。“假使一天做了四五场演讲,掌声雷动,但没见到苗苗,我就会觉得这一天很失败;反之我在家和孩子腻了三五天,没一点正事干,也会觉得很不舒服。”
  
  
  爱是相互温暖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于丹希望苗苗从小就能学会与人分享。她跟全家人说:“她要是请你吃东西,大人一定要吃,这对孩子有好处。”
  有一次,母女俩坐飞机,两人只要了一杯橙汁,还剩一点儿的时候,于丹拿起来喝了一口。眼看着橙汁快没了,苗苗不愿意了:“妈妈,你为什么要喝我的橙汁啊?”
  于丹就回答:“妈妈也口渴,为什么要给你留着!”
  慢慢的,苗苗形成了一个认识:什么东西都是大家的,爱是相互的。于是,在家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客厅里有两碗水果,母女俩各吃各的。于丹的母亲就会唠叨:“你这个当妈的,一点正事都不干,给孩子喂碗水果都不行啊?”这时,苗苗就会替妈妈说话:“姥姥,我自己吃就是了,不用我妈喂。您别说我妈,我妈多累啊!”在苗苗面前,谁也不能说妈妈一个“不”字。
  于丹从来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接受吃的、接受喝的、接受教育的脆弱的小载体,她觉得苗苗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她甚至能帮助妈妈。
  苗苗两岁多的时候,于丹要去百家讲坛讲《论语》。去之前,于丹感到很紧张,就对女儿说:“苗苗,妈妈有点紧张,你能帮帮妈妈吗?”苗苗就趴在她的胸口,说:“我给你吹吹。”
  开始讲《庄子》时,于丹说:“妈妈紧张,还有点怕。”苗苗就会亲亲她,然后把一个小猪小兔发夹别在她的职业装上。
  苗苗3岁多时,每次于丹一回家,苗苗就会准备拖鞋,用按摩器给于丹按摩腿;出差时,于丹舍不得苗苗而流泪,苗苗会给她擦眼泪,说:“妈妈,你累的话就给我打电话吧。”
  这是苗苗帮助妈妈的方式,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丹却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她更庆幸的是,女儿从小就学会了接受爱,也学会了表达爱。
  
  
  
  留下孩子的哲理,
  抛开成人世界的规则
  
  苗苗从不知道国学这个概念,但于丹会在哄她睡觉时背《春江花月夜》,还给她唱昆曲,所以她对戏和诗词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有时看到妈妈要出差,3岁的她会一个人感叹:“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床上乱蹦挨了爸爸的批评,她会调皮地回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苗苗对诗词的领悟力,让于丹很吃惊。
  苗苗上幼儿园了,整天对自己做的手工花篮爱不释手。有一天,于丹听到房间里“咣当”一声,随后传来苗苗的哭声。跑进去一看,心爱的花篮摔坏了,苗苗哭得很伤心。
  于丹就说:“宝贝别哭了,让妈妈试试,妈妈要把这个花篮变得比以前还要好看。”
  苗苗停止了哭泣,说:“那怎么可能呢?”
  于丹用花边纸剪成菱形,贴在花篮上,刚好把坏掉的部分挡住了,又剪了很多绿色的满天星……一番修补过后,花篮果然比原来好看多了。
  4岁多的苗苗看着花篮又恢复了美丽,特别高兴,还满含哲理地说:“妈妈,我明白了,哭是无能的表现。”
  从那以后,苗苗养成了“幸灾乐祸”的心理。每次看到有东西坏了,她就说:“太好了,它一定能比从前更好。”
  于丹看着女儿笑了。“也许等她长大后,不会再像现在表现得这么天真。我只是希望,不让她的烦恼比现在更坏。”
  没有烦恼的苗苗总是快快乐乐的,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看到路边的草,苗苗问:“妈妈,你能区分一下这个是狗尾巴还是燕麦吗?”看见春天的花开,苗苗会说:“妈妈,你能分出来黄色的花里,哪种是迎春,哪种是连翘吗?”而冬天时,苗苗吃一根冬虫夏草,就问:“妈妈,冬虫夏草在春天和秋天又是什么呢?”
  面对这些问题,于丹不知如何回答,这个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只能对女儿说:“对不起,你先等着,我去上网查。”于丹对苗苗,始终保持着一种谦卑的心态。
  于丹尽力让女儿活在孩子的单纯世界里,让孩子的小哲理帮助她的人生,而不是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帮助”女儿。
  苗苗上小学了。开学时,于丹对孩子的爸爸说:“以后你操劳一点,孩子这几年只能由你去开家长会。”于丹这么说,不是忙得没空开家长会,只是不希望别人指着苗苗说:“这是于丹的孩子。”在于丹看来,父母的名声如果加在了孩子身上,只能变成孩子的拖累。而不管自己的身份如何转变,学术超女也好,明星学者也罢,在苗苗面前,于丹希望自己只是苗苗的妈妈;而苗苗的成长,也只是一个普通孩子的经历。
  一天放学回家,苗苗说:“妈妈,我们班有两个特别闹的孩子,上课老是说话,老师今天把我放在他们俩中间了。”
  于丹问:“那他们还说话吗?”
  “还说话,而且还用尺子打我后脑勺。”苗苗有点委屈。
  姥姥心疼地问于丹:“要不,你让老师调个座位?”
  于丹却摇了摇头,“她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了,这些事情得让她自己去适应,别人对她怎么样,是一种人际交往。如果她在不守纪律的小孩之中还能做一个好孩子,这不正好是种锻炼吗?”
  
  
  孩子教会的幸福
  
  面对孩子,于丹觉得唯有终生学习才可以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我觉得做父母也需要上岗证,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自己也要不断成长;要教育孩子,我们自己也得终生学习,最重要的是向孩子学习。”
  每天晚上,于丹会在苗苗睡觉前对她说:“妈妈爱你。”母女俩还会在一起讨论什么是爱。而苗苗对爱也有不同的理解,两岁时说爱是很喜欢;3岁时说爱是亲亲;4岁时说爱是抱在一起的感觉……
  苗苗的话让于丹感到惊喜。“她的观念是从心理到行动的变化,她知道爱是行动、爱是付出、爱是表白。而我们成人,总是把爱当成精神上的喜欢,却忘记了,爱需要用行动去表达。”
  “我之所以喜欢和女儿对话,陪女儿玩,是因为她能教育我太多的事情。”记得有一次,女儿用碘酒和淀粉做实验,当于丹看到淀粉上淡淡地呈现出一片美丽的蓝色时,不由得惊叹女儿的动手能力。“当你蹲下来,跟着孩子一起进入她的世界时,其实也是我们成年人在完成一次生命的成长。”
  于丹的《论语心得》封面上有这样的话:“《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在于丹心中,快乐幸福的生活就是:“我坐在餐桌前,我那个80多岁的妈跟我孩子还有她姨姥姥在客厅中间的空地上扔球,她们仨人乐得咯咯笑。而我老公坐在那边的沙发上,写文章或看新闻。越过他,那一端是电视,放着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在这个多重视觉、多重声音的环境下,我看看他们,常常会突然间热泪盈眶。对我来说,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