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肉的肉丸子

2011-12-29熊苗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1年11期

  你有没有想过,平时买的肉丸也许一点肉都没有,是各种食品添加剂调配出来的化学肉丸。那么,这些化学肉丸是怎么制成的?里面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吗?
  
  化学肉丸是怎么制作的?
  
  说起肉丸子,大家都不陌生,超市冷鲜柜台、小吃摊上、火锅店里到处可见。现在市场上肉丸子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有牛肉丸、羊肉丸、鸡肉丸、鱼肉丸、蟹肉丸等。可有调查发现,您吃到的各种丸子未必是“有肉的肉丸”,大多数都是化学添加剂配置出来的化学肉丸。
  以牛肉丸为例,它是用淀粉和牛肉浸膏调配而成,如果想让丸子有弹性,就加些弹力素;想筋道就加“卡拉胶”,丸子煮的时候不会碎;如果想要调颜色,可以用“红曲红色素”;要想保水保鲜,就加保鲜剂。
  总之,要想做到以假乱真,卖相好看又口感十足,至少要往丸子里添加二三十种添加剂。
  
  化学肉丸的主要成分
  
  1.骨髓浸膏—一种天然骨类调味品。它是由新鲜的畜禽骨(猪、牛、鸡骨)为原料,将骨头破碎后研磨成骨泥,同生物酶、调味辅料和水投入到反应釜中,经酶解、抽提、浓缩、提纯等过程制成产品。它充分保留了骨和骨髓的天然成分和香气,具有超强的耐高温性能和稳定、持久的留香。
  2.弹力素—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可让肉丸有韧劲,特别筋道。它是由葡萄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食用香料做成的。肉丸在浆结、冷藏解冻、加热等过程中,会失去一定的水分,导致肉质变硬、肥膘发黄,降低成品的品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弹力素,可以提取肉里面的胶原蛋白,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黏性和弹性,改善口感。
  3.卡拉胶—是从某些红藻类海草中提炼出来的亲水性胶体,在食品工业中通常将其用作增稠剂、胶凝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
  4.色素—使肉丸富有亮丽的颜色,可以促进食欲。
  
  食品添加剂对人的危害
  
  除新鲜食物之外,加工类食品几乎都含人工食品添加物,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长期食用人工食品添加物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危害。但是,持续食用化学添加物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积累,其危害就会显现出来。
  1.香精、色素的过量食用会干扰矿物质(钙、锌等)的吸收,长期大量食用,会引起味觉失调、内分泌紊乱、性功能下降、感官敏感度下降、儿童多动症等问题。
  2.超标使用甜味剂、膨化剂和防腐剂,对人体危害较大,严重的可能致癌。
  3.过多食用香精类食物,会导致人们对天然食品的香味感无法认可,尤其对于婴幼儿,会影响其味觉的判断和认知。
  
  如何辨别真假肉丸
  
  正宗的肉丸,除了味精、盐等少量调味料外,其他添加剂很少,经过冰箱冷冻后没什么异味;放入水里煮熟后,真正的肉丸口感好,肉味纯正,而淀粉和添加剂制成的肉丸黏性很大,还有一股浓郁的香精味道;正宗的肉丸子,其鲜味比较淡,丸子外表可以看到肉的纤维,有肉筋。淀粉和添加剂制成的丸子,经过烹饪后闻起来特别香,吃起来口感很光滑,没有肉丝或肉筋。
  
  营养师建议:
  
  1.一定要在正规的商场超市购买此类食物,不要购买小市场的三无产品,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追究其责任,合法维权。
  2.购买时养成看食物标签的好习惯,食物成分表里面标注的食物成分,可以让大家辨别此类食物含有多少添加剂。
  3.对于儿童、青少年,建议要少吃或者不吃,添加剂多的食品,会让孩子不自觉地喜欢吃,而过量食用此类食物,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
  4.如果实在想吃,建议一周最多吃一次,每次不要超过50克。食用时搭配深色水果和蔬菜,可以将其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