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初的脚步

2011-12-29谭旭东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1年6期

  我去学校或夏令营给小朋友们做讲座,总有一些小朋友会问我两个问题:“谭叔叔,你小时候作文一定很好吧?”“谭叔叔,你能告诉我一些写作的秘诀吗?”这两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要回答好,就要用很多文字。这里,我想坦诚地就这两个问题和小朋友们交流,谈谈我是怎样喜爱写作的,也谈谈自己写作的一些感受和经验。
  别以为我读了文学博士,也成了一个作家,出了几十本书,小时候就一定有写作的天分。说实话,我小时候作文并不是班上最好的。我最早写作文,是在小学三年级,第一篇作文是《放学以后》,我编了一个自己在放学路上做好事的故事,语文老师居然给了80分。我上的小学是村里的,教学条件非常差,师资也很差。校舍就是由村里的老祠堂改建的,老师要么是小学文化程度的复员军人,要么是读过农村中学的民办代课教师,上课用的都是方言。所以,小学时我没有学过拼音,不会说普通话。学校里有一个语文老师竟然把“有眼不识泰山”读成了“有眼不识秦山”,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这位老师在给全校学生训话时,就是这么说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也是我的数学老师,还是我的图画老师,也做过我的体育老师。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你可以想象,作文课能够有多少吸引力了!在我的印象里,作文课基本上是老师很随意地定一个题目,然后让大家随便写,老师没有给我们讲过什么写作知识,也从来没有写过一篇范文。
  我的文学趣味和写作兴趣的培养,应该归功于我的大姨父。他是另外一所完小的校长,喜欢给表哥买书订报。我常常去他家和表哥玩耍,表哥常拿着《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这样的少儿报刊给我看,这令我十分着迷。每一次我阅读这些报刊,都特别羡慕那些会写作的人,特别是羡慕和敬佩报刊上介绍的大作家。在大姨父家里,我还最早接触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基督山伯爵》《红与黑》《童年》等中外名著,那时候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书里的内容,有些不过是受好奇心的驱使而匆匆浏览了一遍,但这些名著还是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使我开始喜爱文学,喜爱那个感性的文字世界,也喜欢上了写作。到初中时,我对语文的兴趣更加提高了。我就读的中学里有一个藏书有几千册的图书室,由于我是教师子弟,所以有了点“特权”,管图书的叔叔愿意多借给我一些好书。于是,初中时我背着爸爸读了不少文学名著,还开始喜欢阅读《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当代》《十月》等文学期刊。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差不多每一次写作文,语文老师都会表扬我,有时候他还会拿我的作文当范文讲解。初二时,我开始偷偷地写一些诗,还偷偷地投了稿,虽然是泥牛入海,但已经有了那份对文学的虔诚之心。
  上高中时,我的写作兴趣高涨,和十来个喜爱文学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季节风文学社”,我们把自己写出来的诗、散文和小说作品贴在学校食堂门口的墙壁上,让来吃饭的老师和同学们读。我记得高考前一个月,我还写了一个长达六万字的小说,然后兴冲冲地敲开语文老师家的门,送给语文老师看。结果语文老师非常气愤,骂我死到临头还不务正业写小说。他当着我的面,将我的小说稿塞进了他家的煤炉里,一把火烧了,我心疼得流泪,当时也很恨这位语文老师。那年高考我落榜了,可能和我沉湎于写作而产生了偏科有很大关系。
  真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应该是在大二的时候。我在大学上的不是中文系,而是外语系,具体是什么原因让我选择了外语系,而且是什么原因使我一边学外语,一边从事文学创作,我想以后再和读者朋友交流吧。自从我第一首诗在校报副刊发表,我的文学创作便一发而不可收,到了大三时,我就在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处女诗集。渐渐地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不过,最后我想说的是,写作有机缘,也靠自身的努力,但许多事情自己想做,而且认真做,就能做好。
  
  作家简介
  谭旭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童诗集、童话集和散文集12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重构文学场》《中国少儿出版文化地图》等10部。其诗文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德语、英语、波兰语和韩语等在海外发表。曾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少年文艺》优秀作品奖、鲁迅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