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青年教师成长是学校管理的方略

2011-12-29潘光英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5期

  打造学校品牌需要一支具有精于素质教育本领的教师队伍。而我校正处于教师退休的高峰期,尽管青年教师占学校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六以上,但同时也面临着教师的质与量不足,需求和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从战略的高度,高瞻远瞩,立足本校,应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尽快地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近几年来,我校在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作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建立青年教师帮带制度,开展青年教师评优活动;成立校导师组,全面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定3年规划,对全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纳入培养计划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对其在工作实践中多加锻炼,增加才干,无疑是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要使培养工作有力度、有深度、有效度,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而且使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为青年骨干教师,还必须做好以下“文章”。
  
  以老带新与以新促老
  
  我校建设20多年,有着良好的历史传统,在办校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批有相当水准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中一部分已进入老年教师队伍行列。他们有良好的师德,业务能力强,几十年如一日在教育这块阵地上辛勤耕耘,教书育人,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着他们培养出一届届高质量的合格人才。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张白纸”。因此,青年教师要逐步快速成熟起来,少不了需要老教师的传、帮、带。几年来在培养青年教师的各种措施中,突出了“带”这个重要环节。对帮、带有计划,有措施,也有考核制度。无论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功,还是各位帮、带老师的专长,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做到“三个必须”。必须认真、虚心地向老教师请教,扎实地学,半学期不得少于听30节以上的课;必须于师徒同上一课书,期末讲好汇报考核课;必须写好教学反思,通过2~3年的努力,在实践中掌握一名教师的基本功,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艺。
  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不少人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他们“悟”性强,不受“框框”的限制,许多青年教师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性,反过来也促进了老教师在实施课改的新形式下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近3年内在我校导师组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帮一”“多帮一”的帮带活动形式,老带新、新促老,共同创造了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对于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思想和业务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年来,我校的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中的一部分,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已成为我校教学中骨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印证。可以说帮、带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搭建舞台与推向舞台
  
  青年教师要早日成才,除了骨干教师的帮、带外,还必须在若干次大的教育教学中反复锤炼。作为学校领导,应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经常性地搭建“舞台”,使他们有机会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如校党支部举办的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充分展现了一批青年教师在师德要求方面刻苦磨练自己,追求人生真善美的亮丽风采,使广大教职工对青年教师刮目相看。青年团员课堂大比武,全体团员全身心投入,学校向国家级、省级、市级、推荐的研讨课、优质课、示范课、送课下乡下县均都是青年教师。为了让青年教师人人得到锻炼,采取种种措施,制度管理、硬性要求,把他们都推向舞台。如青年教师的3年规划及每年的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每个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每年暑假电脑培训班,方便了全体青年教师参加并顺利通过合格考试。学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都向青年教师倾斜,如骨干教师优先外出学习,每年举办骨干培训班,为青年教师留有一定名额,学校评优评先对卓有成效的青年教师大力地表彰、鼓励,通过搭建舞台、推向舞台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一批批学科骨干教师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可以说人民小学人才辈出。
  
  全面扶持与重点培养
  
  自课改以来,我校制定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突出的特点是以人文关怀对青年教师全面关心、全面扶持。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每位青年教师必须制定相应的专业化发展计划,体现一专多能;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特别是刚进入学校的教师配备了帮、带导师,每一组每一学期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学期末进行全面考核,确定优劣,采用末位淘汰制,并辅以奖励措施。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勤学苦练教学基本功,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质量观,热爱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努力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具备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谨治学、精心施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培养新人的优良师德。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使自己具有教育理论素质;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各种职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竞争能力等。而且尽可能具有科研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使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有30%的青年教师陆续被选入了市人才库,30%的青年教师成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还有10%的进入了学校管理层岗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15%以上走上了备课组和年级组长岗位。几年来,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青年教师骨干队伍。其实这一举措也是培养学校后备干部的重要渠道之一。青年教师骨干将架起今后学校师资队伍的骨架。
  培养青年教师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学校呈现了蒸蒸日上的蓬勃气象,从根本上起到稳定教师队伍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