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的渎职调查案
2011-12-29张弘
世界知识 2011年15期
乌克兰发生的任何政治事件都会成为该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大事,并有可能影响乌克兰的政治发展和外交政策走向。
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而言,乌克兰的印象是模糊的,但如果提及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可能会有更多的人耳熟能详,并想起她美丽的大辫子。在中国,关于季莫申科的话题不仅出现在国际新闻中,而且还经常出现在娱乐新闻和时尚新闻中。素有“天然气公主”之称的这位乌克兰前女总理能被中国大众所熟识,就是因为她美丽的外貌、别致的辫子头和优雅高贵的气质,她代表着时尚和流行。2005年,季莫申科不仅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女性时尚杂志《ELLE》的封面人物,而且还上了《花花公子》杂志波兰版《PlayTop》的封面。在2006年米兰和巴黎时装周上,“季氏发型”俨然成了流行趋势,世界各地的服装大师都让模特将头发缠绕在梳理整齐的头顶。金色的大辫子,紫罗兰色的路易·威登服装,再配上香奈儿品牌的胸针,这一切都使她成为一位与众不同的政治家。
进入2011年,季莫申科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渎职调查和被起诉。5月,乌克兰媒体甚至传言,季莫申科被刑事拘留。其实,从2010年9月开始就有乌克兰媒体不断爆料,季莫申科将面临多项渎职的司法调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断有季莫申科及其支持者指责法官受到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指使,欧盟、美国也不断对乌克兰政府和司法机关施加政治压力,宣称乌克兰的民主和司法独立性受到威胁,要求乌克兰政府不要选择性地使用司法调查手段。可见,季莫申科的司法调查已经演化成为一场政治秀,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舞台。
诉讼演化成反对派的“政治秀”
季莫申科一直宣称自己遭到了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政治迫害”。她否认对她的指控,并说这些迫害都是出自“亚努科维奇的私人命令”。她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都体现了亚努科维奇试图消灭我这个竞争对手的企图”,她的案件已经被“打上了政治镇压的印记”。季莫申科方面从诉讼过程一开始就不断从司法程序上挑战法庭,给法官和检察院提出了无数的程序要求,庭审过程俨然已经成为季莫申科本人的“政治秀”。只要季莫申科一出现在基辅地方法院或者总检察院大案要案侦查总局门前,身边总是围绕着众多媒体记者和支持者,而她也不愿意放弃这种难得的展示机会,总是不失时机地“揭露”司法制度的腐败,“指责”法官法院的依附性,“抨击”当局对反对派的打压。
6月24日出席审前听证时,季莫申科当庭指责法官罗季翁·基列耶夫是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傀儡”, “无权审理这起案件”;“这是一场闹剧,是把戏,而不是法庭听证”;“法院系统已经成为亚努科维奇及其圈子的私人工具”,希望基列耶夫得到“拯救”。与此同时,大约1000名支持者聚集在这座位于基辅市中心的法院外,打出“我们要保卫乌克兰!打倒傀儡法庭!”等标语。7月6日,季莫申科在出庭时拒绝在法官面前起立,遭法官驱逐出庭。而反对派“祖国”联盟党团的一名议员与警察还在法院里发生了冲突。季莫申科走出法院大楼后告诉记者:“我将在主持正义的法庭面前起立,却不会在政治制度的工具面前起立。”她还说,正是总统亚努科维奇本人向内务部长下令,让警察在法庭上驱逐扰乱秩序的议员。7月15日,季莫申科在庭审过程中再次因拒绝在法官面前起立而被逐出法庭。
可见,在法庭上季莫申科的表演已经完全获得了庭审的主动权,让法官无所适从。不论庭审过程如何,季莫申科都充分利用媒体和法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抨击了现政府,从而将这场司法诉讼演化成为反对派政治家表演的“政治秀”。
司法调查持续吸引国际眼球
事实上,苏联解体后,欧盟和北约东扩使乌克兰已经成为俄罗斯和欧盟争夺影响力的前沿阵地。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俄罗斯,都十分注重乌克兰国内政治民主局势的发展状况及外交政策的走向。看似普通的季莫申科渎职调查案同样不能逃脱国际社会的关注,正在不断发酵成国际社会中的焦点事件。
自亚努科维奇就任总统以来,现政府就对包括季莫申科本人在内的多名前政府官员提出渎职或者贪污的指控,不断有前政府高官被捕和逃亡,前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科尔尼丘克遭逮捕,前内务部长卢岑科涉嫌滥用职权和侵占国家财产于去年12月底被捕入狱,前经济部长达尼利申在捷克寻求政治避难期间遭逮捕。鉴于这种情况,针对季莫申科的司法调查一开始,乌克兰现政府就寻求国外第三方审计公司,以求努力避免对季莫申科进行政治迫害的嫌疑。
2010年10月,受雇于乌克兰现任政府的三家美国调查公司公开的一份审计结果称,季莫申科领导的政府在任职期间盗用了近五亿美元巨额公款。这三家美国公司对2008年至去年初季莫申科政府的财政状况进行审计后,认定季莫申科政府有经济诈骗行为,并使用“一流的国际洗钱机制”盗用了巨额的政府资金,具体事例包括购买食糖、疫苗,进口昂贵的外国汽车,甚至将二氧化碳排放权卖给其他国家。审计人员在一份声明中称:“调查中发现了国家资金被盗用的证据,以及涉及前政府高层、个别政府部门以及私人公司的明显欺诈行为。关于这些不诚实的政府官员和商人的所作所为,我们搜集了大量有力的旁证。”
而欧盟、美国国务院、英国外交部,以及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波兰的外交部,都对乌克兰反对派被起诉和调查事件表现出高度关注,并威胁说,如果发现有违反民主和司法公正的证据,有可能对乌克兰实施制裁。5月,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发表声明称,基辅地方法院逮捕季莫申科的决定可能是出于政治动机。欧盟认为,乌克兰在季莫申科案件上有可能存在选择性地运用法律措施的现象。7月6日,欧盟委员会负责扩盟与睦邻政策事务的委员福勒对季莫申科诉讼案表示关心和担忧。他在布鲁塞尔表示:“早在1月我们就表达了我们的关注。我只能说,我们的关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我们严重关切针对前政府成员的司法审理所具有的政治目的。”可以说,乌克兰国内的这场司法诉讼过程已经演化成为国际政治力量博弈的舞台。
从刑事调查正式立案伊始,季莫申科一方也在积极寻求国外声援,向欧洲人权法院提出申诉,2011年4月还向美国纽约法院提出诉求,对2010年斯德哥尔摩仲裁法院的决定(关于2009年1月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动用俄乌能源股份公司11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争议,判处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赔偿两亿美元)提出疑义,要求将赔偿的钱款归还国家,而不是个人——俄乌能源公司的股东德费尔塔什。此外,季莫申科方面也将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提交给了法庭,在天然气合同中有关俄罗斯经乌克兰境内的输气与2008年相比赢利10亿格里夫纳,并据此要求法庭结束对其天然气价格谈判中的渎职调查。
其实,在季莫申科渎职调查案件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的国际政治因素,俄罗斯和欧美国家在季莫申科案件上有着自己特殊的利益。季莫申科是乌克兰“橙色革命”的重要推动者,当时她和尤先科合作击败的正是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她和前总统尤先科都是坚定的亲西方派。“橙色革命”之后,尤先科的政策失误导致其领导的政治力量影响力急剧下降,而季莫申科实际上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在乌克兰的主要利益代表。对季莫申科的司法调查实际上将直接影响到乌克兰国内亲西方政治力量的未来命运,进而影响到乌克兰外交政策的走向。西方支持季莫申科的举措将会给乌克兰亲西方政治力量发出明显信号,同时也可以给亚努科维奇政府保持一定的外交和政治压力,避免乌克兰向俄罗斯靠得太近。自2010年2月亚努科维奇卷土重来,乌克兰的各项内外政策也从一边倒向西方转为东西方的平衡外交。乌克兰迅速修复了与俄罗斯不断恶化的外交关系。而西方国家此次在季莫申科案件上的态度,实际上是希望乌克兰在缓和与俄罗斯关系的过程中不要伤害欧盟和美国在乌克兰已经取得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无论针对季莫申科的司法调查结果如何,都再次印证:乌克兰发生的任何政治事件都会成为该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大事,并有可能影响乌克兰的政治发展和外交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