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在中国南海挑战频频
2011-12-29邵建平
世界知识 2011年15期
认定中国不敢用武力来解决南海主权争端,因而试图通过联合区域外大国的方式主动出击,迫使中国作出让步。
咄咄逼人的气势
2011年7月20日,五名菲律宾议员登上我南沙群岛中业岛,并在岛上安插了菲律宾国旗。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0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对菲律宾议员登上南沙群岛中业岛表示强烈抗议,菲方上述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从2011年4月至今,菲律宾比以往更加变本加厉地侵犯中国在南海海域的主权。菲律宾政府一方面用强硬的言词和咄咄逼人的气势指责中国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精神,表示出不惜用武力捍卫自己在南海的既得利益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力图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2011年3月3日,菲律宾指责中国驱赶菲在南海礼乐滩的石油勘探船,并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提出了外交抗议。4月5日,菲律宾上演了一出“闹剧”,向联合国提出照会,抗议中国2009年5月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的划界案,其“两年后的抗议”在菲国内都引起了嘲讽声一片。6月,菲律宾再次向中国提出外交抗议,称一些中国船只在南海地区卸载建材、放置浮标、竖立标杆,欲在菲律宾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建造钻井塔,认为中国的行为侵犯了菲律宾的主权,违背了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南海制造紧张形势。实际上,目前南海海域上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钻井平台,没有一口属于中国。
菲律宾最近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也极其恶劣。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7月1日宣布“排除和任何声索国联合开采礼乐滩石油资源”,“这片区域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从罗萨里奥的言辞来看,菲律宾不但不愿意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而且不愿意和其他声索国实施资源共同开发。7月14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交照会回应菲律宾“迟到的抗议”后,菲律宾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表示,“由于中国向联合国提交的照会涉及菲律宾的主权”,因此,“我们必须有所行动,否则,我们将无法面对菲律宾人民”。 按照目前的计划,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将于8月底访华,菲律宾一些官员又一再强调阿基诺三世访华“决不意味着菲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放低姿态”。
菲律宾还利用各种手段和机会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菲律宾一直觉得单靠自己的力量在南海问题上和中国博弈占不了便宜,因此意图借助区域外大国力量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一方面,菲律宾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寄希望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支持自己与中国抗衡。为此,在南海局势紧张之际,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声称“南海问题牵涉美国利益”,美国应在南海部署军力,而这“有助于保护该地区较弱小国家的权利”;另一方面,菲律宾谋求在各种多边场合讨论南海问题和谋求通过联合国仲裁解决南海问题。7月16日至23日,第18届东盟地区论坛在印尼巴厘岛举行。早在6月30日,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就表示:“作为一个重要的安全论坛,南海争端问题可能将成为东盟地区论坛一个重要议题。”最近,菲律宾又老调重弹,希望通过联合国仲裁解决南海问题。7月7日,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和中国外长杨洁篪谈及南海问题时表示,“菲律宾比较希望在联合国那样的国际平台上处理有关争端”。
除此之外,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菲律宾国防部和外交部频繁使用“西菲律宾海”取代“南海”之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办公室6月13日称,菲律宾计划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 总统办公室发言人当天表示,“采取他们(菲律宾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做法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何如此胆大妄为
首先是有美国的支持。美国自称是“常驻亚洲大国”,在亚洲具有重要的国家利益。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一直借助台湾问题牵制中国。但随着台海局势的缓和,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南海海域争端成为美国牵制和防范中国的不二选择。为此,自2009年以来,美国积极介入南海争端,而且“一边倒”地支持东南亚相关国家与中国抗衡,其中最青睐菲律宾。美国认为菲律宾在南海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菲律宾是美国在亚洲的传统盟国,两国签有《共同防御条约》。
其次是菲律宾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国际政治是国家内部政治的延伸,而领土争端问题又最容易激发国内的民族主义。2004年阿罗约总统竞选连任时,为了迎合民意、博取选民支持,在南海问题上就非常强硬。同样,2010年新当选的阿基诺三世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也是如此。随着中菲南海争端的激化,菲律宾国内反华势力和民族主义抬头,阿基诺三世政府不敢在南海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在最近的一项网民调查中,3.1万名菲律宾人中70%以上支持抵制所有中国产品。在类似的电视台民调中,主张抵制的人数所占比例更高。一些颇有威望的天主教的主教也公开赞成反华行动。为了迎合民族主义,阿基诺三世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菲律宾不应听任大国“欺侮”。其中的“大国”,不言而明就是指中国。
第三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过度反应。冷战结束以来,为了打消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疑虑,中国积极实践新安全观,并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但是,菲律宾并没有对中国释放出的善意做出良性的回应,而是利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绑架中国,把南海问题作为检验中国“和平崛起”的“试金石”。中国在南海的一切正常维权行为都被菲律宾媒体和官方当作是“非和平崛起”的证据加以炒作,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失去话语权,面临一边倒的国际舆论压力。
另外,随着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国外媒体开始渲染、夸大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使“中国威胁论”在菲律宾又有了一定的市场。菲律宾认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自己要继续占领南海争议海域将会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各国媒体对“中国在海南三亚建立新的核潜艇基地”、“中国成功改造首艘航母”进行夸大炒作后,菲律宾认为中国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护南海的主权问题上。它甚至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中国还在崛起过程中,目前是其维持在南海“实际存在”和继续侵占中国南海海域主权的最后“机遇期”。于是在美国的撑腰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越发强硬。
美菲在南海各有盘算
6月28日至7月8日,美国和菲律宾在菲西部海域举行了名为“海上联合战备与训练演习”的军演。尽管菲律宾一再强调此次演习和菲中南海争端无关,但菲律宾总参谋长此前曾表示,如果南海“确实有事”,美方可行使《共同防御条约》以帮助菲律宾。不过,美菲各自的战略盘算却也不尽完全一致。
对菲律宾来说,自己的海军装备陈旧,战斗力弱。尽管海军人数有2.4万,但其中由三个旅组成的海军陆战队就占了将近一万的编制。假如“南海有事”,菲海军根本没有足够的舰艇将海军陆战队送到南海诸岛。此外,虽然菲律宾的海军舰队由一个护卫舰大队、五个巡航舰大队和一个快艇大队组成,拥有护卫舰一艘、巡航舰63艘、两栖舰九艘、后援支援舰11艘。但菲海军的大部分舰艇属于“老爷舰”,老化非常严重,至今没有一艘舰艇配备导弹。如“拉贾·胡马邦号”舰船是参加过二战的美国老炮舰,已服役近68年,在巡逻时只能达到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因此,菲律宾和美国进行联合军演的最大目的就是借美国的力量维持自己在南海的既得利益。
而对美国来说,它是想借所谓的“南海航行安全问题”介入南海争端,并维持争端现状,制约中国崛起。今年7月,菲律宾外长曾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意在缓和南海局势,为总统阿基诺三世访华做铺垫。但是,美国却联合澳大利亚和日本首次在南海进行了军事演习,使已呈降温之势的南海局势再掀波澜。此外,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在7月10日访华时也重申“美国军事力量不会离开南海”,而且要长期在整个亚太区域保持军事存在,与南海周边东南亚国家进行军事演习和训练活动。因此,美国和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在南海进行联合军演就是要“南海”一直处于“浑浊”状态,从而达到借南海问题消耗中国国力的目的。
当然,菲律宾、越南等与我在南海有主权争端的部分东南亚国家并不是真的想通过武力来解决争端,美国也不愿意卷入这些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武装冲突中。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相关国家之所以频频炫耀武力,并和美国开展联合军事演习,一方面是他们认为解决南海主权的时间越来越不掌握在他们手中,另一方面,这些东南亚国家认定目前中国不敢用武力来解决南海主权争端,因而试图通过联合区域外大国的方式主动出击,迫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作出有利于他们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