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谈媒介的舆论监督策略
2011-12-29刘叶郁陈爽
新闻世界 2011年11期
【摘要】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是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遏制公职人员腐败的有效手段。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有效实施则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监督,而作为人民群众舆论监督载体的新闻媒体,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于增强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官员财产公开 新闻 舆论监督 策略
官员财产登记和公布制度,最早起源于230多年前的瑞典,成为极具约束力的反腐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我们说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紧迫、更关键,那么就必须在源头防腐、治腐上下大力气,用硬手段。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迫切需要最为有效的监督手段——新闻舆论监督。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新闻单位既不是权力机关,记者也不是法官,新闻媒体的发言自然不能代替法律。因此,官员财产制度的实施,需要各种监督手段共同发挥作用,以有效的遏制腐败,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一、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1、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是指法定范围内的国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期限和方式向有关机关申报自己财产并向全社会进行公开,接受有关机关监督和公众检查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作为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备受人民的关注。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财产申报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最近的一次规定,除报告本人的工资及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及劳务所得等收入情况外,还需报告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产情况及投资或持有金融理财产品的情况,并且要报告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企业的情况。
2、舆论监督与官员财产公开的关系
对于官员财产的公开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监督方式也有很多选择,但在现代社会里,90%以上的社会公众更加相信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及监督实效,这是为什么呢?媒介监督之所以被人们如此看重,首先,因为近年来新闻媒体对社会上众多不平事件,冤假错案,贪污腐败等等社会阴暗面进行的广泛深入的报道,使得社会大众十分信任新闻媒介。其次,舆论监督的范围之广、领域之宽、反应之迅速等等独特的优势,使它不仅能监督官员的“公”行为,而且还监督官员的“私”行为,包括对其个人的私有财产、家庭成员,工资,人品,道德等不仅做出合法性判断,而且做出合理性监督,因而媒介监督对政府部门、公职人员自律规范可以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信息公开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基本的标志,信息公开制度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制度,官员财产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仅仅依靠行政体系自身的监督而没有新闻媒体的监督,就会造成财产公开制度仅仅是流于形式的工具,成为应付社会公众的摆设,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应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财产公开制度。这套机制不仅包含政府部门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性、责任性、透明性和合法性,而且要包括新闻媒体充分介入,也必须强调危机管理系统中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最大可能地吸纳各种社会力量。①
二、新闻舆论监督对官员财产公开的影响分析
1、媒介监督在官员财产公开中的作用
在我国,新闻媒体素有“无冕之王”的美称。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可以广泛了解各种新闻和信息、发表意见、监督官员的工作和财产状况。新闻报道能将官员的具体情况广泛地向社会披露,很受人民群众欢迎。新闻媒体介入官员财产公开这一制度中,对于防止官员的徇私舞弊、中饱私囊,贪污受贿,保证国家财产安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媒体对官员财产进行监督不仅包括监督官员本人的基本工资、福利、补贴、奖金等收入的具体情况以及官员的家人如本人配偶、子女及子女配偶的房产投资,金融理财等内容,还包括对官员的衣食住行进行监督,目的是最大程度上减少官员贪污腐败行为滋生。官员以及家人的每一笔收入都被列为财产公开的内容,公众可以及时掌握官员的收支状况,杜绝了贪污腐败的可能。
媒介监督在社会上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为此可以建立“曝光—追查”机制,对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进行及时曝光,引起广泛的舆论关注,必能引起对国家部门对相关问题的查处和追究。党和政府应当大力支持、鼓励新闻单位对于国家机关及其领导的违法违纪,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等腐败行为进行及时和有力的曝光,并进行深入的系列报道以求最大限度的打击这种贪污犯罪的行为。政府监察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新闻发布机制,对监察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全程细致的向社会公众交代,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这样就实现了新闻舆论监督与政府依法行政的互利共赢,实现了促进媒体新闻监督与政府互动。这样既可以提高新闻舆论的监督力和媒介的影响力以及媒介监督的曝光时效,又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法定权利与法定责任的平衡,无疑具有双重意义。②
2、舆论监督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实施的推动意义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进一步证明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和巨大影响力。在我国,媒介监督代表的不是个人的意见,代表的是广大人民,代表诸多新闻媒介,代表党和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公正而严肃的社会评价和建议,因此,媒介监督更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舆论监督不是一项国家权利,但是在其监督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公众之多,领域之宽泛、范围之大,影响效果之大、反应之迅速等独特优势都是其他社会权力制衡功能无法企及的。
对于官员财产公开的呼声已经在社会上持续了一段时间,在媒体的不断报导之下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进行官员财产公开,被称为“破冰之旅”。国内外媒体对此进行大幅度的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之后湖北,重庆等全国十几个城市先后开展了官员财产公开的活动,虽然公开的内容、对象、制度还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