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第三者”媒介形象分析
2011-12-29任屹寰
新闻世界 2011年11期
【摘要】近年来,“小三”这个词在网上很流行,即用来代指“第三者”,这个带贬义的词表达出人们对这一类人的鄙视与厌恶,但事实上,我们对于“小三”的刻板印象大多数来自影视剧,影视剧中愈来愈多的第三者剧情,使人们误以为“小三”已经无处不在,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小三”单方的原因,这种误读使得很多处于正常婚姻生活中的人产生危机感,使人们的婚姻爱情观被扭曲。所以分析此类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客观看待“小三”形象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第三者” 影视剧 成功男士 年轻女性
一部热播的都市情感剧《蜗居》将中国现今房价居高不下的实况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引起人们热议的话题便是剧中女二号海藻的人物形象,她是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即现在网上俗称的“小三”。“小三”的角色在《蜗居》播出之前就已经在很多影视剧中使人们记忆深刻,从2001年由青年演员徐静蕾和王志文主演的《让爱做主》,到刚刚热播的由香港著名影星舒淇主演的电影《非诚勿扰》,其中都有第三者介入已婚男人家庭的剧情。通过此类影视剧让人感觉“小三”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成了普遍现象。她们在人们心中的普遍形象即是年轻,貌美,拥有高学历,甚至很多还是在校的女大学生,因为贪图享乐,爱慕虚荣,所以往往想不劳而获,利用自己外形上的优势介入中年成功男士的家庭,在对方感情和家庭破裂之后,从而与此成功男性结为合法夫妻,即网络上说的“小三转正”。”人们对“小三”的这种刻板印象是如何而来呢?背后又折射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又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呢?
我们随机抽取《来来往往》,《蜗居》《让爱做主》《不离不弃》《回家的诱惑》五部电视剧和《非诚勿扰》《手机》《人在囧途》、《双食记》《一声叹息》五部电影,来看其中男主人公的形象定位:(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影视剧中,被第三者介入家庭的男主人公大多为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士。他们已经步入中年,经过年轻时的打拼,在事业上已经有了一些成绩,物质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家庭生活也趋于稳定和平淡,因此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中年男性由于生活历练,谈吐和外形也比较稳重和有内涵,加之物质财富所给予的自信,往往对年轻女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剧中男主人公的角色特征都是与中年男人,事业有成,外表沉稳儒雅高度吻合的。
我们同样用所抽取的影视剧分析其第三者形象(见表2):
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在影视剧中第三者形象多为外形靓丽时尚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女性,剧中“小三”的年龄平均不超过30岁,且以舒淇为代表的女演员都是外形时尚靓丽,体态婀娜性感,即具有吸引力的年轻女性。而在剧情中,男主人公与第三者开始产生感情,也都是在事业有了成就之后,事业上走上高峰,在家里却与自己合法妻子的感情日趋平淡,而这时一个青春时尚,善解人意的女孩恰好出现,吸引了此类成功男性的目光,“小三”就开始介入别人家庭,男主人公婚姻即开始出现危机。
现今社会,离婚率的确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不是成功男性的婚姻离婚的比率就一定比事业上平凡的男性高呢?导致离婚的原因一定就是“小三”介入单方的原因吗?媒体现在对于“小三”形象的刻画,人们对成功男性的刻板印象和近期此类影视剧泛滥应该是有很大联系的。然而,在这类反映婚外恋的影视作品里,导致家庭婚姻破裂的原因主要都是第三者的主动介入和男主人公原配妻子的不够优秀,导致男主人公与原配无法沟通,所以需要另外一个与自己一样足够优秀的女人,而对于真正的出轨者却有意淡化。这种掩饰和误读其实对女性是不公平的。
一、影视媒体对“第三者”角色的误读
误读之一:原配不够优秀才导致男人出轨
电视剧《来来往往》中男主人公康伟业在下海经商取得成功后就开始觉得与自己原配妻子无法沟通;《蜗居》中的宋思明也是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之际开始对第三者海藻产生感情。的确,当男人到了中年,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其原配妻子也步入中年,即人们所常说的成为“黄脸婆”,那这样就应该遭到抛弃吗?男人事业上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妻子的支持与付出分不开的。而所有的影视剧中的情节似乎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当一个男人事业上有了成就之后就会理所当然的嫌弃自己乏味平淡的婚姻,就需要一个妻子之外的女性来满足自己的感情需求。
误读之二:婚姻出现问题一定是因为“小三”的介入
在此类影视作品,一个家庭出现问题似乎都是和第三者有关,导致离婚的元凶也都是因为“小三”的介入。的确,“婚外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人们思想的解放和个性的张扬,妇女地位的提高,离婚率确实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导致离婚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各有不同的,就像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