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丽婷:舟曲灾区的生命速递

2011-12-29尤曼懿

中华儿女 2011年6期

  “你好,我是欧阳丽婷……”这个声音文弱、略带腼腆的姑娘,就是欧阳丽婷,一个23岁的年轻姑娘。
  2010年明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噩梦过后,就是这个小姑娘翻巨石、趟泥沟,穿过尸体和伤员,在县气象局和救灾指挥中心之间穿梭往返,于死亡线上送达了11次气象材料,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尽职尽责的气象员
  
  2010年8月7日晚,22时许,天空开始突降强降雨,几分钟之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北面的罗家峡、三眼峡突然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短短十几分钟,泥石流便向毯子一样,将整个县城覆盖在了一片泥泞之中。大量河水混杂着堆积物冲进白龙江河道,形成堰塞湖,对江边的居民造成巨大的威胁。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快到人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的舟曲,就这样顿时满目苍夷。
  泥石流发生时,欧阳丽婷正在县气象局值班,刚刚和局长一起维修好因暴雨而断电的发电机,还来不及喘一口气,外面便传来了人群的呼喊声“发生泥石流了,县城被淹了”。
  时隔7个月之后,欧阳丽婷告诉记者,听到消息的那一刹那,她的心里咯瞪了—下,脑中一片空白,唯一的念头就是:“快把灾情上报给省气象局报房和州气象台!”
  泥石流实在太大了,那个夜晚,整个舟曲县城不仅全城断电,一片漆黑,移动信号也非常不稳定,欧阳丽婷拿着手机满院子找信号,一遍又一遍地拨出省局报房的号码,无奈信号依旧微弱……整整一夜,电话都没有拨通,欧阳丽婷也一夜未睡,她的心也如同拨不通的电话一样,纠结了一个晚上。
  8日一大早,欧阳丽婷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因为她知道,如果灾难信息缺报,那将是难以想象的后果。她到处找电话拨号码,功夫不负有心人,早上8点整,省局报房的电话终于通了'报文发了出去。这时,欧阳丽婷才稍稍松了口气。
  
  主动请缨的“无胆英雄”
  
  8月9日,舟曲泥石流救灾指挥中心在灾区现场紧急搭建。由于泥石流灾害的受灾范围广'救灾难度大,特别是县城周围交通损毁严重,陆路救援非常困难,大量的救援物资只能依靠飞机空投,灾区的伤员也需要空运转移。因此,第一时间获得大量及时的气象资料成了救灾工作的重点,这是空投物资、抢救人员的有力保障。这就需要县气象局第一时间把天气预报服务材料送到救灾指挥中心。但是,这也成了县气象局的一个大难题。
  灾后,舟曲县气象局人手极度紧缺,除了日常的气象工作外,县气象局还需要探测整理并递送灾区的气象情报。就在县气象局局长为派谁去递送天气预报服务材料而发愁的时候,欧阳丽婷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份工作,成为了送报主力。其实,8月9号这一天,本应该是欧阳丽婷轮班休班的日子。
  这一天,也是欧阳丽婷刚刚做完手术没多久,正式到单位上班的第4天。8月的舟曲,天气极其的炎热,最高可达到40℃的高温。太阳像是中了毒一样,炙热地晒着这片刚刚经历过一场梦魇的土地。刚刚术后不久的欧阳丽婷,伤口还没有完全恢复,再加上炎热和缺水,伤口极易感染。“我当时没有想到这些,就是觉得自己该做点儿什么,只想着能及时把天气预报材料送到救灾指挥中心,别耽误时间延误了救灾。”这些话从欧阳丽婷口中说出来,那么的朴实,没有一丝的做作,反而还有些羞涩。
  因为刚刚做了胆总管囊肿切除的大手术,欧阳丽婷被大家戏称为“无胆英雄”。就是这样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往返穿行于县气象局和救灾指挥中心之间11趟,而这一趟来回就是2个多小时的路程。
  
  灾难现场的“速递员”
  
  两大泥石流填埋区域是送报的必经之处,之前的2公里路程由于道路被阻断,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欧阳丽婷瘦小的身影,在山坡上、泥沼里、废墟中寻找着落脚之处。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磨破了,脚后跟被磨出了泡流了血,她没有害怕;伤口由于劳累和炎热,再次发炎,她忍着伤口的阵痛,也没有退却。支持她的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尽快把手中的气象服务材料送到救灾指挥中心”。
  灾后的舟曲县一片狼藉,路旁随处可见失去亲人的家属坐在乱石堆上大哭,不时还有抬着遇难者遗体的担架从身旁匆匆经过。虽然曾经想象过灾情的严重,但是欧阳丽婷第一次上路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住了:“人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一夜之间,什么都没了”。
  由于天气炎热,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腐臭的气味,再想想自己脚下的废墟里可能就有尸体,向来“胆小”的欧阳丽婷不免害怕。可是想到手中那份凝聚着国家、省、州、县四级预报专家心血的气象服务材料,欧阳丽婷忘记了害怕,丝毫没有减慢步伐的速度,因为“这关系到后面的救援进展和更多人的生命,耽误不得”。
  在这3天的时间里,欧阳丽婷把每一份材料都及时的送到了救灾指挥中心,保证了舟曲泥石流救灾工作及时的进行。乐观开朗的欧阳丽婷说:“我觉得自己经历过这场泥石流之后,胆子都变大了”。
  
  坚守岗位的“后勤员”
  
  由于考虑到欧阳丽婷的身体状况,州局领导和县气象局局长都十分心疼,决定由其他县临时调来的两位小伙子接替欧阳丽婷的送报工作。其实,这个时候,由于每天的奔波劳累和缺乏营养,欧阳丽婷的本来已经愈合的伤口还是再次发炎了,可是欧阳丽婷对谁都没有说,依然留在了舟曲灾区的县气象局,做起了“后勤员”的工作。
  在受灾后的几天里,欧阳丽婷和其它气象员一样,没有吃过一口热饭、没喝过一口热汤。当上“后勤员”的第一天,欧阳丽婷便担任了“帮厨”的任务,和同事一起,给大伙做了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可是由于锅小原料少,饭菜并不够吃,欧阳丽婷在给大家盛满了饭菜之后,依旧悄悄地给自己泡方便面。
  当救灾工作逐渐接近尾声的时候,欧阳丽婷因为伤口再次发炎,每天都会吐出混杂着胆汁的黑水,就这样,欧阳丽婷再一次住进了医院。医生看到后有些埋怨而又心疼的说“原来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怎能这么劳累!”
  她的这些举动,默默地感动了其它领导和同事。有一位在县局寄宿的大叔,听说欧阳丽婷因为送材料而脚后跟出泡流血之后非常心疼,还专门送来了—双崭新的旅游鞋。
  欧阳丽婷说,她的父母原本希望她将来能当一名老师,可是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欧阳丽婷却对气象学专业充满了好奇,于是便自己做主,填报了气象专业。“父母刚开始挺不理解的,可是后来,他们慢慢理解了,现在也挺支持我的。舟曲泥石流发生的时候,父母知道我在灾区,他们非常的着急,开始的时候电话也联系不上,他们十分担心我的安全。后来,我就每天晚上都给他们打个电话保平安。”
  欧阳丽婷笑着说,她来到舟曲县这个偏远的地方工作,源于一个“美丽的误会”。欧阳丽婷从小就十分向往绿色的大草原,所以在毕业报工作志愿的时候,她就把志向填报了藏乡江南
  舟曲。“我以为舟曲县有大草原呢,可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没有草原”,欧阳丽婷的声音轻松而活泼,“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在来的路上见到草原了,太美了'一望无际的绿色。”
  经历过大灾的磨砺,气象工作在欧阳丽婷心中—下子变得神圣,而且更加严肃。虽然还像原来一样做着基层观测工作,但她却觉得个中的艰辛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基层观测工作很辛苦,每天要分早中晚三次跑到观测场测量各项气象指标,并及时上报给省气象局报房和州气象台,她一丝不苟。而且,她现在还属于一名聘用人员,收入微薄,她没有抱怨,反而自己还在努力认真看书复习,“我要争取通过气象专业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气象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