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游戏趣更浓
2011-12-29王磊
体育教学 2011年10期
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大班额体育游戏的创编,主要是想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快乐中达到“润体细无声”的效果,学生为什么会喜欢游戏?因为游戏源于生活,而生活让学生积累了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往日的生活经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同时还发现,做一些仿生游戏时,学生的练习热情会更加高涨,以下是笔者常用的五则仿生游戏,望批评指正。
一、蜣螂搬家
主要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肌力量。画两条相距10m的平行线分别当起点和终点,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实力相当的几组,每组一个篮球,一个太阳帽,分别一路纵队站到起点线后,游戏开始,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四肢俯撑着地,用太阳帽的帽檐触球将球运到终点线后的标志物后再返回(如果直接用头触球有难度,也容易把学生的脸或头弄脏,有些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下一位同学戴好帽子后再做同样的动作,直至比完,先做完的队胜。比赛时四肢不能触球,双手不能同时离地,并且规定,无论球跑得多快到最后必须是本人将球控制到终点线上,下一位同学才能出发,否则延时5秒后才能继续比赛。
赛前强调注意事项,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果没有太阳帽可以变换一下练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后退爬用脚控制球(也可把篮球换成实心球,效果会更好),规则同上。为了进一步调动练习的趣味性,可以在比赛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如带球钻过栏架、越过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等。如果还想在其中练习速度素质,可以让学生只做一个单趟,然后加速跑回,下一个同学加速跑出然后将球带回。由于此练习对上肢力量的要求较高,所以适合七年级以上的学生练习,练习距离不超过15米,练习前要对颈部、上肢各关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醒学生比赛时不能盲目地求快,以免动作幅度过大出现脸部触地的现象。(各个练习都要求地面平坦无石子等杂物)(见图1)
图1
二、蚂蚁搬家
主要锻炼学生的手臂力量、腰腹肌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画两条相距15m的平行线当起点和终点线。把学生尽量分成人数相等实力相当的各组,每组两个篮球(或足球、排球、实心球等),各组一路纵队在起点线后相距2m站立,比赛开始后,各组的第一名同学四肢着地仰撑地面,腹部放一个篮球,然后向前爬行,绕过终点线后的标志物后返回,和下一位准备好的同学头碰头后(模仿蚂蚁传递信息的动作,要比用击掌等方法效果好),下一位同学爬出,先做完的队胜。
比赛中如果球掉地,要在掉球地点将球放好后才能继续比赛,返回起点后两位同学的头必须接触一下后,下一位同学才能爬出,否则延时5秒。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练习的趣味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四个学生共同运一块大海绵垫,只规定爬行姿势,对垫子如何放尽量不要干预,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为了避免反复练习的枯燥性,可以在场地中间设置一些障碍,如钻过栏架、越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等。此练习适合八年级以上的学生练习,练习距离不超过15米,因为除了对上肢力量有较大考验外,对学生的腰腹肌力量也有较高的要求,练习前重点针对上肢各关节特别是腕关节进行专项准备活动。提醒学生练习时手指要向前,这样比较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不但利于前进还利用手臂的弯曲,能减少地面对手臂的冲击力,预防运动损伤,合作练习时要注意前后同学的距离,以免发生后面的同学用脚踩到前面同学的手指。(见图2)
图2
三、兔子赛跑
主要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肌力量。画两条相距20m的平行线分别当起点线和终点线,每组一个没气的足球或排球(不但可以让学生夹得更牢,还可以废物利用),赛前语言调动,激励学生出队示范兔子走路姿势,教师最后总结并示范动作。比赛开始,各组的第一名同学两脚夹球双手触地俯撑三足前进,绕过终点线后的标志物后返回,将球交给下一位同学继续比赛,先做完的队胜。
如果在比赛中球脱落,要在原地将球夹好后才能继续比赛,比赛中双脚不能在双手离地的情况下前进(即双脚跳),否则延时5秒后才能继续。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可以在场地的中间不规则地摆几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当树),如果在比赛的过程中碰倒了瓶子,就算一只“死兔子”,把瓶子扶好后可以继续比赛,但是记本组一分并累加,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和课文中的“守株待兔”等生活经验相联系,练习的积极性也会不断地增加。规则同上,但是结束时用时最短,积分最少的队胜。此练习适合一年级以上的学生练习,练习距离不超过20m,练习前重点针对上肢各关节进行准备活动,提醒学生双手前撑时落点要尽量在一条直线上,以免发生手臂受力不均匀造成运动损伤。刚开始练习时动作幅度不要过大,尽量在练习前教授一下控制性曲臂技术,减少地面对手臂的冲击力。(见图3)
图3
四、鸭子赛跑
主要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课前语言激励学生出队示范鸭子走路的姿势,教师最后总结并示范。画两条相距20m的平行线,一条当起点一条当终点,各组尽量做到人数相等实力相当,各组一个排球,最好是软排或气不是太足的排球,这样有利于动作的完成。比赛开始后,各组的第一名同学全蹲姿势,双手分别抓住两个脚踝,腹部与大腿之间夹一个排球,然后以鸭子走路姿势前进,绕过终点线后的标志后返回,将球交给下一位同学继续比赛,先做完的队胜。
比赛中双手不能松开脚踝,球落地捡球除外,如果球在比赛中掉地,要在原地将球放好后才能继续比赛,否则延时5秒钟比赛时间。语言提示学生做此练习时一定要注意重心的左右移动和小腿的前伸,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笔者在场地中间用几个实心球的抵足板和几块小海绵垫设置了一个倒“V”字形的障碍(抵足板一字形排好,小海棉垫搭在上面),告诉学生,在保证球不掉的情况下,可以用任何方法来越过障碍,如可以团身滚过等。此练习适合七年级以上的同学练习,练习距离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适当增加,因为此练习对学生的下肢力量特别是对脚腕力量有较大的考验,过大的运动量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利,练习前重点对踝关节做准备活动。(见图4)
图4
五、蝎子赛跑
主要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以及腰腹肌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把学生尽量分成人数相等实力相当的各组,每组一个没气的排球或足球(不但可以废物利用,还有利于动作的完成),画两条相距20m的平行线,一条当起点一条当终点,课前讲解示范蝎子跑的动作要领和姿势,并强调课堂纪律及安全注意事项。比赛开始后,各组的第一名同学两手一足俯撑着地,另一腿上钩(当蝎子的尾巴,左右腿不限),并在大小腿之间夹一个球(如果不夹球学生的腿有可能在比赛中就会放得较低或者是用这条腿参与爬行),然后三足前进,绕过终点线后的标志物返回后,把球交给下一位同学继续比赛,先做完的队胜。
比赛中如果球落地,要在原地将球放好后才能继续比赛,否则延时5秒钟时间。适合八年级以上的学生练习,练习距离不超20m,由于此练习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腰腹肌力量以及上肢力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练习前一定要全方位做准备活动,正式比赛前,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一会,以免在比赛中急于加速造成运动损伤,提示学生双手撑稳后在移脚。(见图5)
图5
笔者认为要想让每个学生在游戏中都能有所收获,绝不能生搬硬套教材中的游戏,因为有很多任务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完成时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不考虑这些,不但会使游戏无法进行,还有可能会因为其他同学的埋怨而伤到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在设计游戏时,要以教材为依据,充分考虑自己的学情和场地情况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