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 创新教学

2011-12-29李江华

体育教学 2011年10期

  本届《十城市》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所展示的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节课都凝聚着授课教师及团队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一个省市区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蕴含着地域的文化与特色,展示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个人风采,凸显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呈现出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器材的深度研发成果。
  本届观摩活动从课的层面上看:花架子的环节少了,看点增多了,现场课均围绕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技术技能的教学,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辅助练习手段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对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看完兰州市第六十中学张潇老师执教的水平五《跨栏跑》课之后谈几点个人体会,与同行交流。
  首先,从课的教学中看本课目标的达成效果
  本次课指导思想正确,教材的选择及难易度符合该水平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教师重视技术技能的教学,能够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掌握跨栏跑技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原地攻栏练习到走动中起跨腿、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再到慢跑中起跨腿、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最后再进行过3个栏的完整动作的练习。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教学规律。学练中,先从原地的模仿练习到栏侧分解动作练习再到完整动作的练习,整个练习过程符合动作技术形成的规律,采用分组练习、分层教学的方法,教学手段简便易行、针对性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跨栏跑的动作技术,逐渐克服跨栏跑产生的心理障碍,培养了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其次,从本课目标的达成效果上看课的设计成效
  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时,必须在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和动作技术形成规律,教师要进行“五备”,即:“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材”、 “备教法”、“备场地与器材”,对以上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才能设计出一堂好课。结合课堂教学与课时计划,作如下分析:
  1.从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上看。教师预设了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从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预测我们不难检验“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达成情况;但“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相对比较空泛,难以评价。就如同耿培新教授所说的“如何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相应目标达成的环节教学时,应向学生明确该环节练习的目的、意义,使学生和听课的教师明白该练习所要达成的目标。
  2.从课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上看。教师制定本课的重点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大胆尝试跨越障碍”,难点是“正确的过栏技术”。从教学设置的重点看,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是没有学会跨栏跑技术,而掌握栏间3-4步上栏的技术后,学生的心理障碍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克服。从教学难点的设置上看,正确的过栏技术太过于空泛,如果教学的重点定为“栏间3-4步上栏”,把教学难点提到“栏间节奏平稳,过栏动作协调”上来,这样教学重难点就更加明确、具体,指向性与针对性更强。
  3.从教学手段的选择上看。教师引导学生从原地攻栏模仿练习到走动中起跨腿、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再到慢跑中起跨腿、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最后再进行行进间过3个栏完整动作练习;课堂教学的重心落在“走动中、慢跑中栏侧过栏的环节上”,如果教学的重难点能够定为“栏间3-4步上栏”和“栏间节奏平稳,过栏动作协调”上来,此时在“走动中起跨腿、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后”增加“走动中从栏中间练习起跨腿、摆动腿过栏练习”,在“慢跑中起跨腿、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环节的教学中就要重点对栏间节奏、起跨腿、摆动腿和摆臂等动作相结合的练习进行要求。
  4.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看。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法和分层教学的方法。分组练习法在教学中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本课的分组练习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分层教学分为同性分层、异性分层、同质分层、异质分层,本班学生都是男生,教师的分层教学应该是进行同质分层、异质分层,教学中的分层除了两组栏架存在高低差别外,应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异质分层教学。
  5.从学生的练习情况上看。练习中不难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同样的教学环境下,身体素质好、协调性好、腿部力量足、领悟能力强、胆子比较大的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特别出众。相比之下,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比较薄弱的学生群体,在他们的身上多花时间和精力,多鼓励指导,安排更适合这部分学生发展的练习。
  6.从场地器材的选择与安排上看;教师对栏架板进行改装,将部分栏架的木板换成同样黑白颜色的弹性塑料条,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降低意外伤害事故。本次课在篮球馆内组织教学,实木地板并不适合进行跨栏教学,跨栏跑需要作强有力的蹬伸,而实木地板会打滑。从教师的示范中可以看出教师不敢跑或跑不起来,从学生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往前的速度不够,一个个往上蹦,而不是“跑栏”,场地的考虑不足,不但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会给教师和学生的练习带来不安全因素,是全体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当然,此观摩课无权利选择场地,属例外。
  第三,从教师的教学能力上看课的完成质量
  一堂课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检验,从课中我们看到:
  1.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内涵和专业基本功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堂课内涵盖着多方面的知识,针对学生课上动作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技能作支撑,开拓敏锐广阔的视角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栏上错误动作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
  2.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张老师课上亲切流畅的语言指导鼓舞着学生学习,准确的“提膝带腿、上体前压”等动作术语的讲解,引导着学生练习,关爱的语言更贴近学生的心坎,使学生更加积极投入练习。
  3.教师的示范决定着学生动作完成的质量。体育课教学中学生是通过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练习的,优美、娴熟、连贯的示范动作会带给学生启发、向往、震撼和崇拜;从示范中可以看出张老师跨栏技术扎实的功底,能给学生学习跨栏跑技术建立很好的动作表象(概念)。
  4.教师的应变能力决定着课的成败。教学过程是活动的过程,活动的过程是瞬变的过程,预设与生成,常态与突发瞬息即变,教学中学生练习情况、掌握程度发生变化时教师就应及时对运动量、运动强度、动作的难易度进行调整;队形组织调动发生冲突时、场地器材出现不安全隐患时教师就得从学生的安全出发,考虑安全可行的练习方法。
  5.教师的个人风格是课堂教学的推助器。幽默、能歌善舞、使得课堂更加富有活力和特色,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吸引观摩的老师全神贯注地倾听,体育教师应根据个人的特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个人的风格。
  第四、谈几点建议
  1.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目标;
  2.要重视教材教法研究,深入开展教学器材的研发;
  3.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4.要大力弘扬民族体育,将武术等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项目发扬光大。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由于对课的观察视角不够广阔,仅凭个人对课的理解发表其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愿与同行们交流,请指正批评。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