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工程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011-12-29杨静兰熊俊宏

中外企业家 2011年4期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及项目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必须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统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把握施工项目成本运作规律,认识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特性,协调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各要素的关系,组织好、管理好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系统工程是指将有机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目标,以最佳协调方式把各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因此,实施项目管理,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必须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去研究、去分析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把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特点,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一、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所谓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整体性是指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一旦组成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整体,就表现出相互协同、彼此配合的态势,从而使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1.全员管理
  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确定后,作为管理整体无论组织内部的管理者还是作业者,每个人都必须树立极强的成本观念,承担相应的成本控制职能,发挥各自角色的作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岗位和个人都与这个系统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级人员是项目组织之本,只有所有员工的积极、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华为组织带来收益。实施全员参与项目成本管理将会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使其努力工作、勇于负责、持续改进、作出贡献,提高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因此,建立全员成本管理体系,能够真正做到人人有责又都人人负责,并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本管理氛围。
  2.全过程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上讲,这一子系统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在保证工期和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运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预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并进一步力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另一方面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上看,施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事前计划管理、事中消耗管理、事后纠偏管理三个阶段。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各个因素进行科学管理,将施工实际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严格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
  3.全方位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全方位管理是在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确定后,为了有效地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按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要求,项目部及施工作业队应根据可控性原则、全员性原则、责任共担原则,做好项目责任成本的层层分解,实行全员管理。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盲点的分级归口管理。
  归口管理是指在项目部统一领导、统一计划下,按照各职能部门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职责,把施工项目成本指标和项目成本目标分解下达给有关职能部门,并依其职能进行控制,负责完成,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一种管理形式。
  分级管理是按照各施工生产单位成本管理的职责,把成本目标责任分解细化到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并将费用项目、数量、单价等费用指标,下达到每一班组、每一道工序、每一责任人,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分级归口管理使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全方位成本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人有责又都人人负责。
  4.全要素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全要素管理首先是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生产费用,即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等全部工程成本要素的管理。同时还应包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安全成本等要素,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一个非常周密的多维系统。缺失或忽视哪一方面,都将前功尽弃。下达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合同工期和满足质量的前提下运用各项措施将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之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节约。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通过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和全要素管理,达到成本管理系统整体的优质、高效。
  
  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结构性
  
  1.组织结构模式合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结构性是指施工项目系统中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及工作流程的组织方式。常用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有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和距阵组织结构三种。每种模式都各有其特点和其适用性。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性质、项目规模、企业管理的组织要求等因素选择或确定组织结构模式。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应根据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建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2.组织分工明确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与调整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活动。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要全面组织实施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抓好各部门的成本管理,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材料供应部的工作成效关系到原材料成本的高低,要认真组织原材料的订货及供应,将材料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之内。计划经营部在前期要做好成本计划编制工作,在合同实施中要按时进行工程进度款的审报和催拨工作。另外,计划经营部还要认真进行预算管理,及时做到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为其他部门提供成本管理信息。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为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在资金运作上提供可靠的保证。项目经理部的其他部门和班组都应积极地配合好上述部门,精心地组织施工,为搞好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尽职尽责。
  3.管理流程清晰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是指在完成施工项目成本目标与任务过程中的一系列工作环节、步骤、活动及顺序所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的路径。为了便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必须给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界定一个规范、可视、清晰的范围,避免流程活动的断点或相互交叉,提高流程的可操作性。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具体工作流程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的具体化,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对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概括,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项之间或元素(各工作部门)之间的指令关系。组织分工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项和元素的控制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反映的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组织关系,而工作流程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结构性,就是这种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统一。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技术措施到位、管理流程清晰是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联系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