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陈情表
2011-12-29俞圣杰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11年3期
高考已过,吾兄败北,成绩与“211”大学距甚远。终日徘徊,长吁短叹,倍感人生零落,前途渺茫。我与兄自小情笃,兄颓废,处狼狈。予心不忍,上一陈情表告之,以唤决心与斗志。
兄向来喜读史书,应知唐朝奸相李林甫。史书说他“口蜜腹剑,阴险多诈”,用一派甜言蜜语把个唐明皇玩得团团转,而这明皇“自以得贤相”,整日纵情声色犬马,过得好不惬意,却终引来“安史之乱”,结束盛唐气象,令人留下无数历史叹息。
而那些处苦涩胆汁中的人呢?《呢任安书》里有一番精彩的描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兄才华,我心深知。应试教育毕竟是拘泥于书本理论,对社会实践,个人修养涉及甚少,可能高考使人“一朝天下闻”,但有才的人,不会因高考而湮没,关键在于怎么给自己出题,怎么展现自己。
兄应知“才无伦”的贾谊,历史上文人骚客常叹贾生不遇,为其扼腕。但东坡就发出疑问
贾生既然遇上了明主汉文帝,为什么不遇?当他贬至长沙,做长沙王的老师时,本可发挥才华,大治僻壤,功德齐上,自然无“不用”之理。然贾谊却弹琴喝酒发牢骚,钻在古书里搞“考据”,玩人生哲理,学周易。传到京城的就不是“大才子”贾谊,而是个算命先生,难怪乎文帝召见贾谊时“不问卷生问鬼神”了,贾生不遇,完全咎由自取。
兄可能与自己钟爱的大学擦肩而过了,但即使在般大学,有什么可以阻挠你上进的呢?康德终生待在普鲁士小城,却成为一代思想巨擘;梭罗独居瓦尔登湖,却写出巅峰之作;普鲁斯特病居小屋,却揣透“意识流文学”的精髓。无数个伟人例子放在你面前,有什么理由颓废呢?
我与兄从小嬉玩,知兄对电机化学充满兴趣,十岁时制作的潜艇即得过省级大奖。对于家居电器,兄都能熟知工作原理。古人云“以一技之长夺天下之魁首”,兄有如此技巧更应庆幸而非长叹不遇。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愿兄拿出自己的气派,用神来之笔,写出份自己满意的未来答卷。既让自己欣喜,也让亲人欣慰。寄语:自强不息,厚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