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绕路
2011-12-29张维中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11年10期
自从看过《村上朝日堂是如何锻炼的》这本书里的一篇散文以后,我开始对低头走路跟绕道走路这两件事情产生了兴趣。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叙述了在他二十多岁尚未成为作家以前,一段经济拮据的日子。那时候他跟妻子抱着理想惨淡经营着一间咖啡馆,每个月入不敷出,常陷入缴不了银行贷款的窘境里。有天晚上,他们忧愁着缴费期限的隔天,却怎么样也凑不齐的三万元日币,两个人苦恼地在家门附近绕来绕去。
也许就这样绕啊绕的,突然间会有什么想法冒出来也不一定?村上春树这么想着。然而,无论路怎么绕,他们仍像是绕在思绪的迷宫里,找不出解决方式。
村上春树沮丧地低着头走路。
就在此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暗夜迷巷里,村上春树感觉到前方似乎有什么轻盈的东西从天上飘下来。他走近一看,赫然惊觉,竟是日币一万。不对,是三张日币一万元。不多也不少的三万。村上春树知道,实在是应该要把这三万元拿去警察局的。可是,那时候的他们真的是没办法了。居然有这么巧的奇迹发生,只好当作是老天爷给的赠礼吧。村上春树抱着深深的歉意说,从今以后,下次不管捡到什么东西,保证一定全交给警察。
这篇既伤感又幽默的文章,遂成为村上春树多年以后回顾起来的青春忏悔录。
我在想,当年的失主要是知道了因为他的这三张钞票,竟救了一把这位日后的日本现代文学天王,肯定也是会感到值得与骄傲的吧。
当然,我们承认拾金不昧,绝对仍该是青年范儿的美德。只是放轻松点看,如果那天晚上村上春树并没有绕路回家,也不低头走路的话,他可能就会错过那三万元。
这个有趣的转捩点,其实是来自于一个所谓“不对的”角度。
我们总觉得要走一条拿手的路,并且应当抬头挺胸的向前行。可是,在这个熟稔的路上与“对的”角度里,我们看着的,是跟大多数人一样的风景。在大家都差不多的视野中,将不知道在其他条路上,原来还存在着什么奇景。
常常读着许多精彩的小说和散文,我会有这种惊叹。为什么某个小说家能够发展出那样不同凡响的情节;为什么某个散文家可以对那么平凡的一件生活琐事,思索出如此不平凡的心得呢?其实就是停下来,决定不走原来走惯的路吧。绕路以后,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不对的角度中去远眺着,那样的思考脉络便有可能与众不同。
因此,伏案写作也好,现实生活也好,我不敢轻忽低头跟绕道了。
有一阵子,我常和在东京一起学设计的台湾和韩国留学生,一起在学校附近的原宿小巷子里寻觅有趣的咖啡馆共进午餐。
那天午后,我们从一间餐厅出来,走到十字路口时,抬头看着天桥出现在眼前。几个人因为偷懒,都想一如往常直接穿越马路过去就好。可是那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其中一个韩国女生相当坚持要我们走天桥。“为什么?爬那么多阶梯,很累呀!”大伙儿虽然抱怨,但还是顺着她走天桥过马路。
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竟然跟村上春树一样,在天桥上捡到了钱!
要是依照已往的穿越马路了,就不可能会发现天桥上的钞票吧。
日币两干元。是谁掉的呢?我们东张西望的,始终盼不到其他人。拿去警察局吗?但是附近不晓得哪里有警察局。
突然觉得天气燥热,想喝一杯沁凉的冰沙饮料的念头袭上心头。日币两千元在物价很高的东京虽然不多,不过四个人一人买一杯饮料刚刚好呢。
如果掉了钱的失主,知道这两张钞票给了我们来自不同国家萍水相逢的几个人,一个美好下午茶的回忆,也许也会感到开心吧。
我们抱着深深的歉意谢过不知名的失主,往天桥下走去。而且保证,从今以后不管捡到什么东西,我们一定也会交给警察的,好吗?我是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