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济转型与大学生就业

2011-12-29台春玲高鹏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1年3期

  【摘要】经济转型和大学生就业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经济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离不开经济转型的快速实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对经济转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参与经济建设、扩大内需、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经济转型 大学生 就业
  
  经济转型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经济转型与大学生就业的内在逻辑。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大力调整和新型工业化时代,经济转型给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经济转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在经济转型期,正确和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利益能否实现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能否成功转型的重要课题。
  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深化,将会给大学生就业环境以及心理方面,带来不断的冲击和挑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让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利用政府调控手段,逐步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
  经济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经济转型给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一个明显的制度性分割,即城乡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乃至不同的行业以及企业之间劳动力的市场并非统一的。劳动力的制度性分割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主市场与次市场。在主市场劳动力一般会获得相对于次市场比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收益主要通过货币化或者非货币化(如福利和社会地位)等表现,而一旦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可能获得比较少的分割性收益。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的程度与获得收益应该是正相关的。需要指出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发达地区尤其大城市。而在我国农村和落后地区,还存在很多职位空缺。在很多企业和工厂,还有很多技术型岗位缺少合适的人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业难在不同的分割性市场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首先,经济转型意味着产业结构必须转型,而这种转型意味着社会将摆脱以往只重视量化增长,只关注低要素价格和廉价劳动力的观念,使人们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劳动力,也对劳动力的素质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转型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不确定性。
  其次,经济转型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将对技术产品创新更加重视,由重视经济增长量的扩张到注重质的提高。“十二五”规划就是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所要实现目标的具体阐释,通过市场机制的不断改革,来解决经济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将面临着一个全新而又不断变化的环境,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不断深化,同时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因素,使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和需求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经济非均衡与传统的就业观念产生的冲突,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构成了挑战。如果不能根据这种变化及时调整,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离不开经济转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经济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对经济转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及时作出调整,那么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会很难解决。长期以来,对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家莫衷一是,有些认为是大学扩招造成的,也有的认为经济的发展日益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造成的等等。
  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仅是由于政策所带来的结果,更多的是人们就业观念的落后所致。经济转型虽然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正面意义。原因是经济转型将会给大学生就业的观念带来现实的冲击,让他们认识到想要在市场经济下生存,必须转变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同时经济转型还将逐渐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所带来的不公平就业的现象,减少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减少过高的工作转化成本,改变大学毕业生“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的想法,改变目前不合理的户籍以及用人制度,这些都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重要的推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不仅要靠经济发展,也要靠经济转型。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对经济转型的意义
  
  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大是大非问题。那么,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转型有何意义呢?
  大学生就业可以使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参与经济建设。高素质劳动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没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就没有经济效率的提高,也没有经济发展质的飞跃。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付出和努力,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技术力量和创新。经济的快速增长不能建立在资源的过度使用和耗费上,也不能建立在以牺牲几代人的幸福与利益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上。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他们将会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高素质人才不但对经济增长的内容与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其自身所蕴藏的能力和素质也可以成为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的替代力量。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中,高素质人才将会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骨干力量。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构成部分,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显然对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大学生就业有助于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目标。之所以要进行经济转型,就是要保持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都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证明,并正持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经济转型意味着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科技则是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没有科技就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显然科技需要人的作用,而大学生作为学习科技、掌握科技的高素质人才,对提高科技的利用率,对科技力量的扩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数量的提高,将会让科技实现全面的扩散,从而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可以扩大内需。经济转型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不能仅仅靠出口和投资,为了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必须要依靠内需的方式来加以推动。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虽然他们在就业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就业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只有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上大学,而大学教育投资一直是中国家庭的主要投资之一;其次,大学生就业后既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消费观念,他们往往是新鲜事物的接受者和追求者,因此,大学生消费者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消费观念上都代表着积极、可持续的消费群体。
  大学生就业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就没有经济发展和进步。要顺利推进我国的经济转型,就必须具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显然大学生就业可以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原因是大学生就业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人们由于社会不公平而带来的怨恨和埋怨,而这些怨恨往往导致人们心理失衡,从而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甚至犯罪现象的发生。另外大学生就业对中国家庭的和谐具有重要影响,很多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如果上完大学就失业,这显然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就会降低他们对社会、政府的信任程度,也加剧他们经济上的负担,从而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实现社会公平与财富理性分配的重要手段,对减少转型中的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转型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经济转型与大学生就业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经济转型的情况下,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依靠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不转变观念,就会从无形当中拉大劳动力分割市场所带来的可利用资源分配的失衡,就会让大学生就业陷入恶性循环。此外,大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就业的意识、技能、能力等综合素质。就业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适应在多变的环境中,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科学的规划个人的发展,协调与社会产生的各种矛盾。总之,转变观念,学会适应,是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必须思考的课题。(作者单位分别为云南师范大学;保山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