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支柱产业
2011-12-29王铁马云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1年3期
【摘要】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承德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在解除承德旅游业发展瓶颈的基础上,要加大投入,增加旅游项目开发,做好旅游品牌建设,大力开展基础设施攻坚,以进一步提升承德旅游的影响力,从而推动承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承德 旅游业 瓶颈 发展对策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承德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一是能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理论界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二是能有力拉动消费需求。旅游消费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旅游产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使内需成倍扩大。同时,旅游消费还是可持续性消费,对经济的调节是内在的、自然的,对内需的刺激是良性的、和缓的,不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剧烈冲击和过度反应。三是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成本低,就业方式灵活,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都有较大的需求。据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旅游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4.2个相关行业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国家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加以培育和扶持。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1100万,间接就业人数达6500万,相当于全国就业总量的9.6%,旅游已经成为吸纳就业量最大的产业之一。承德旅游业在解决特定人群的就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旅游产业具有绿色环保性,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旅游产业还具有文化承载功能,发展旅游产业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
把旅游业发展成承德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瓶颈”
目前,承德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瓶颈主要有三个方面: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旅游企业“散、小、弱、差”现象明显,整体效益不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与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和要求相比,承德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承德的优势在旅游资源,承德的出路在开发旅游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应该成为承德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的共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使之成为承德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必将给承德带来持久的发展活力。
把旅游业发展成承德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对策
我国旅游业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和倡导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一跃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承德是旅游资源大市,承德要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把旅游业培育成承德战略性支柱产业也离不开政府主导。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旅游项目建设。承德市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根据承德市委、市政府打造“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城市特质的要求,把避暑山庄、外八庙、金山岭长城等宝贵的旅游资源,用现代的、休闲的配套项目包装起来;把承德良好的山水、冰雪、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与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把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丹霞地貌文化与参与性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围绕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坝上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等三大板块,重点培育双桥、双滦皇家旅游度假区,围场、丰宁森林草原休闲度假区,隆化温泉休闲度假区,滦平长城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区,平泉辽河源契丹文化休闲旅游区,承德县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等9大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区,集中精力打造推动城市腾飞的“发动机”,力促由观光胜地向休闲旅游高地迈进。目前承德还没有五星级酒店,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要加快推进总投资967亿元的旅游高端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皇家旅游度假区、森林草原休闲度假区和长城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区。
积极做好旅游品牌建设,由“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转变到“五大旅游品牌”。要做好休闲旅游业,光靠一个或一批城市文化遗产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种资源优势,使人文、生态、文化、体育、疗养等休闲业成为相互补充、互为依托的旅游品牌,才能形成立体效益和长久效益。要按照承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着力建设5大特色休闲旅游区,致力建成世界顶级的系列旅游产品。主要包括皇家文化游:依托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将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能够打动人心的休闲旅游产品,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文化园林景区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民俗风情游:在避暑山庄碧峰门前区建设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区,使承德特色小吃、百工坊和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构成一个繁荣的夜间文化场所。生态观光游:要积极推进坝上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开发滑雪、狩猎、露营探险、山地运动等休闲旅游产品,大胆谋划建设有规模、有创新的休闲旅游项目,把承德坝上打造成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体育养生游:建设以温泉、森林资源为主体,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山地滑雪、娱乐保健为一体的国家5A级综合旅游景区,全面提升休闲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乡村体验游: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优先建设一批有规模的休闲城、谷、川、沟,大力发展沟谷经济,组织开展“百村千户万床”行动。
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增强城市承载力,提高旅游业的水平。一要着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重点推进5条高速公路和4条铁路建设,在2010年底承德——朝阳和承德——唐山两条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的基础上,加快承德——赤峰高速、承德机场、京沈客运专线承德段开工建设,逐步构筑连接京津冀辽和内蒙古的立体交通网络。实施市区“四纵五横”路网建设,实现城区各组团间快速通达。二要实施环境整治攻坚,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对二仙居旱河等地段实施水、路、桥、店、景五位一体综合改造,建设观景休闲长廊和夜经济繁荣带;实施山庄东路、迎宾路、南营子大街等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形成一批独具匠心、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样板街;在城区周围山体、城市出入口、主干路两侧全面实施披绿工程;高标准美化亮化城区和景点,展示山城迷人夜景;实施滦河、武烈河景观打造工程,新建橡胶坝7道,使市区新增436万平方米水面和5平方公里生态湿地,水面总数达到1200万平方米,形成两条绵延60公里长的靓丽生态景观带。
合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提升承德旅游的影响力。发展旅游,品牌、特色和影响至关重要,而这又和形象宣传紧密相关。按照旅游业发展规律,要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打造和提升旅游品牌,展示和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
一是延续和扩大“皇家园林寺庙——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的宣传效应。以“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为核心品牌,以承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素材,创作大型演艺节目、歌舞、影视剧等,制作高水平的旅游广告片和宣传片,利用各种媒体和有效形式,开展有广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承德特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二是加强整体联动宣传促销。三是提升旅游营销策划水平。要高度重视旅游营销策划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创意公司、文化企业、主流媒体等参与承德旅游营销策划,打造高质量、有品位的旅游宣传品牌。四是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旅游宣传促销离不开文化支撑。要把文化渗透到旅游的各个环节,要加快制作冲击力强的旅游广告宣传片,提升文化品位,在旅游宣传和招商引资活动时使用,从而更好地宣传推广承德旅游。
此外,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承德市民素质,将承德人民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展现在所有来承德的游客面前,真正做到“德行天下”,以全民的“亲和度”营造一份良好的社会服务氛围。加大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及旅游市场环境和秩序建设。
目前,旅游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世界旅游组织和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发展旅游产业。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产业列为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