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倡导“责任消费”的意义与路径选择

2011-12-29王天仁李建锋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1年3期

  【摘要】倡导责任消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倡导责任消费就是要让消费者树立“责任消费”意识,用好消费选择权,积极监督企业的行为,并带动身边亲友实行“责任消费”。倡导和实施责任消费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政府、企业、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责任消费 倡导 必要性 策略
  
  “责任消费”的涵义
  
  所谓“责任消费”,一般是指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消费者,自觉将自身消费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及社会责任履行相联系,通过有鲜明价值导向的“选择消费”、“货币投票”和维权监督等方式,去支持、鼓励符合国家标准及产业政策的优质商品与服务,摒弃、抵制不符合国家标准及产业政策的商品与服务,以促进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消费观念、消费态度、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倡导“责任消费”的现实意义
  
  倡导“责任消费”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大力倡导责任消费,引导广大消费者增强社会责任感,有选择地进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方针的消费,将有利于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大力倡导责任消费,可以敦促经营者守法诚信,这有利于优化消费环境,提振社会的消费信心,从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倡导责任消费,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应有之义,更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倡导“责任消费”是促进科学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等战略思想,这些战略思想的落实,与广大消费者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密切相关。广大消费者应积极参与进来,充分运用好自己的消费权利,促进党和国家战略思想的落实,这样就一定能够有效地反作用于经济领域和企业界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倡导“责任消费”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企业不讲商业道德,不履行社会责任所致。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尚未制定配套的法规来明确企业应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以及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缺少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些出口企业由于没有取得相关社会责任认证,而导致产品出口受阻或者被取消供货资格。2007年3月15日,中消协制定发布了《良好企业保护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导责》,最近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发布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大力倡导“责任消费”,就可以充分发挥消费者对于经营者的选择权、投票权,推动广大经营者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管理,自觉履行企业应承担的各项社会责任,防范各种重大社会责任事件的发生,提升我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倡导“责任消费”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公民社会的需要。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也正在向公民社会迈进,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在互联网众多网民对国家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有力监督和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公民意识的觉醒非常可喜,它为公民社会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作为广大消费者,同时又是国家的公民,在拥有自身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对国家和社会的许多义务,大力倡导责任消费,就可以唤醒广大消费者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消费领域里积极地行使自己的选择、交易等权利,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参与、监督等义务,推动公民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倡导责任消费,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时机基本成熟。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正向着更加富裕的现代化迈进。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进步,消费需求正在向着生活舒适化、环境绿色化、食物天然化、水源纯净化、家电环保化等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