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视角下的理论传承与创新

2011-12-29王更生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1年6期

  【摘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它们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拥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一致的主题与战略思路,强调在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富民;二者也存在明显的传承关系。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论基础 本质特征 传承创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的主题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邓小平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展开的标志,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继承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并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二者紧密联系,具有相互的传承性,即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虽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但各自侧重点不同,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从属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独立于邓小平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本文认为,无论它们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关系,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面临的任务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又都强调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说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它们都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它们都源于马克思主义。它们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它们都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表现出极强的现实性、特殊性、具体性,具有更强的民族化特色,表明了社会主义实现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二,它们都具有中国特色。它们都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理论,都是在不断总结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渐积累和最终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殊性和具体性。
  第三,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们都以“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主题,注重与世界的沟通和融合,并最终实现自身的和平崛起。这些都是时代赋予这两种理论和思想的最新含义,体现了中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拥有相同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其中的核心精神是“实事求是”,而“解放思想”和SER8hy8DLm+N1ujv/EMsaIIIWwGBGmZCgDzDzwIEuPM=“与时俱进”体现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的本质特征。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其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也是指导我们党进行实践的重要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辅相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也只有实事求是,才算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取向。而江泽民在贯彻邓小平理论的同时,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思想路线的内涵,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起点、科学精神和价值取向都是一致的。它们都科学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从这点来看,它们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指导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具有一致的主题与战略思路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共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而且还共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路。这种内在的同一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们都强调中国和世界的相互融合与发展。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因此,他首先提出并成功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使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并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在全球化经济势头下,适时地提出了中国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全面深入地贯彻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顺利加入了世贸组织,并且提出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它们都认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是一致的。这个理念既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观点,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目标。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包括发展生产力、强盛国家实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国富民才强,国强民才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秉承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观点,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落实。
  第三,它们都把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振兴统一起来。这既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特征。邓小平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特殊的国情,也具有独特的民族氛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向高级阶段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要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来整体考量现代化建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当直接体现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在充分分析新形势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进一步论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振兴具有统一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将为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具有密切的传承性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主要原因在于,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源泉。具体表现为: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主要源于邓小平的党建理论。邓小平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的党建纲领,直接催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党站稳脚跟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为社会主义的长期稳定提供了理论保障;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内涵,是高度浓缩了的邓小平理论,也是一种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是从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中独立出来的概括性的理论体系,为邓小平理论进一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有利于”方向。“三个有利于”提供了观察问题和判断时代特点的新视角。它们都强调生产力的基础地位,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现了一个由较低级阶段向较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
  从以上几点内在关联来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存在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主要来源于邓小平理论的启发和指导,虽然它们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但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一致的。
  结束语
  很显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后者对前者的丰富和发展上,更多的表现在后者是对前者全面系统地理论创新。因此,我们在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既要看到二者之间的传承性,也不能忽视各自的特色和创新。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主要是想通过对外开放的政策来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遵照邓小平的政治嘱托,同时考虑到党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研究和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进一步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总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创新和深化,在正确理清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后,我们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它们作为我们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指导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作者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胡春:“‘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②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求是》,2003年第13期。
  ③江泽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求是》,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