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国际化高等教育绿色产业展望
2011-12-29钱津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1年6期
在确保绿色、环保、科技、高效、盈利前提下,澳门经济的未来出路在于与中国内地经济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优势互补。除去博彩业,为中国内地提供绿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是澳门的优势选择之一。结合实际情况,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有其合理性和经济价值,它的成功无论是对内地经济,还是对澳门的绿色经济都是一个利好。
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迎来更大变化,在“十三五”规划末期将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对澳门经济的未来将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因此,抓住机遇,放眼长远,挖掘潜力,发挥自身优势,与内地经济实现互补,是有益于澳门的必然选择。
与内地实现优势产业互补,是澳门经济未来的出路。内地与澳门可以进行互补的方面较多,但从澳门的角度讲,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未来长久稳定发展的需要,面对现实,必须有所选择,并坚持一定的选择原则:即绿色原则、环保原则、科技原则、高效原则、盈利原则。
在保证以上原则的基本前提下,澳门与内地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产业优势互补,除去博彩业,目前看来产业选择的优势就在于可为内地提供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也就是说,今后,澳门国际化的博彩业可以走向娱乐化,而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需要形成产业化。
澳门产业发展优势选择
对于澳门来说,发展任何工业产业都是不可能的,澳门未来优势产业的发展只能是在工业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寻找出路。而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占地面积小、绿色、无工业污染、盈利快、对经济的带动力强,是最为理想的适合澳门未来发展的绿色产业。
办一所高校,并不一定要有几千亩土地,往最少处说,有一座大楼足矣。广州大学城,占地15000亩,放了10个大学,空空荡荡的,并不足取。对于澳门来说,若有这些土地,可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大学。在过去,一所高校能有200亩土地就不错了,并不像内地现在这样奢侈。而且,澳门办学,还可社会化地解决学生住宿问题,学校本身不必占用更多土地。
高等教育是绝对绿色、无任何工业污染、且盈利快、对经济带动力极强的产业。当年建校,当年就能招生。而且由于大学生是最好的消费群体,所以,高等教育非常适合城市化区域作为优势永久性产业发展。新加坡现在是在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博彩业,而澳门则可以在博彩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可谓殊途同归。
目前,在即将实现工业化的形势下,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明显不足。以人口与香港等同的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目前只有毕节学院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专科职业学校,正在申请再办一所医学专科学校。不论从何讲起,都远远满足不了本地经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遑论与香港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体制原因,中国内地的民办高校尽管数量与公办高校不相上下,但都或多或少的不正规,拖延至今尚未走上办学的正路;而一千多所公办高校所代表的内地高等教育的主流始终突出强调本国特色,根本无法国际化。即使是在内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省深圳市,当地政府要创办一所与传统特色多少有些不同的“南方科技大学”,走一点点儿新路,也是困难重重,来自体制的阻力极大。可以说,凡是强调特色的,都是无法走向国际化的。而实现工业化,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它必须是国际化的。因此,这与澳门产生一定的互补性,为澳门面向内地市场发展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提供了机会。
“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
根据基本法,澳门各类学校均有办学的自主性,依法享有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各类学校可以继续从澳门以外招聘教职员和选用教材。因此,澳门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发展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填补内地高等教育市场的不足。
目前,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澳门可形成一种“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一头是师资力量来自海外和投资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内地,澳门利用全球的优势资源办学。再一头是生源在外,中国内地拥有大量的渴望获得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学生。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必须在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与国际通行的要求保持一致。更要在师资的选聘中避免本土人士垄断。就此而言,这在内地是做不到的,而在澳门是完全没有困难的。在澳门办高校,可以参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而且,同样可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办国际一流大学并不神秘,只要师资力量是国际一流的,学校就肯定能够走进国际一流的行列。澳门本地的师资是能够满足澳门大学等本地高校需要的,而兴办面向内地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只能是全球招聘教师,相对而言,这并非难事。不论澳门办多少所高校,国际化的师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澳门可以允许世界最著名的高校在澳门开办分校,使澳门成为世界著名大学分校的汇集地。这是一种不同于珠海只是国内著名大学分校汇集地的可行的国际化办学方式,但也不一定成为主要的方式。其实,最为现实的办法是,澳门可以吸引中国内地的大量投资在澳门创办国际化的大学。中国内地目前的GDP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拥有充足的办学资金,但由于体制原因,派不上正经用场,只是在前些年办了大量的不走正路的民营学校,不是依靠自学考试辅导招生,就是挂靠在公办大学内作为独立学院存在,只有极少数与公办高校无大差别的民办院校可以发放国家承认的文凭。澳门吸引内地的办学资金应当而且可以成为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拥有资金的人不一定能办学,能办学的人未必拥有资金。然而,这二者可以在澳门有机地结合。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投资者找一个人做校长来澳门办学,而是投资者可以依托一个社团组织来澳门办学。比如,在海南岛欲投资办学却屡屡受阻的某浙商可以依托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在澳门创办国际化的澳门经贸大学,为内地培养国际化的经贸人才。
内地高校无法进行国际化教育,已使得约20%的生源奔赴海外寻找出路。在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之后,每年至少有一千万学生要进入各类高等学校学习。因此,这个20%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是西方许多国家都看好的市场。澳门紧连内地,具有天然优势,只要兴办国际化的高教产业,必定是内地大多数渴望获得国际化高等教育学子的首选,比之香港都更有优势。这几年,澳门在内地招生的经验已经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而且,不仅实施高等学历教育,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之后,还能够以此为基础开展更大规模的顶尖级的国际化培训教育。目前,内地对此有大量的需求,都是远赴新加坡去培训。如果澳门有了同样的培训实力和名气,那在内地市场就不会再舍近求远了。
国际化教育的成功意义
以国际化为首要条件,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绿色产业应以发展文科大学为主,注重研究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以设置工商和法学专业为主,以鲜明的应用性为基本特色。
办理工科大学比较费事,所以,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需要回避理工科,偏向文科发展。而且,文科教育更能保证产业发展永久的绿色。就国际化而言,比之理工科人才,内地更多需要的是文科类国际化人才,学生们接受高等教育也多愿意选择文科。内地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最急需的就是国际化的工商人才。内地转化为法制社会之后,最急需的就是国际化的法律人才。现在内地有些地区,连一个国际化的法律人才都没有,少量的非国际化的法律人才也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所以,澳门面向内地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产业,可以以工商、法学等文科专业为主,并且一定要以培养文科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讲求市场效率。
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绿色产业的成功,必将为中国内地经济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实现工业化做出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贡献。当前,我们需要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中国内地经过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即将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中国内地的工业化将引领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这标志着中国将改变世界,将要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中国的工业化并不单单是中国的自家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澳门兴办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产业,为内地培养国际化的文科优秀人才,是对内地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对于当代世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产业是永恒的绿色。澳门兴办国际化高等教育绿色产业的成功,必将使澳门的绿色产业获得一个稳固而长久的发展领域。希望澳门未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化文科教育大学城。(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