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思路

2011-12-29曹向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1年7期

  【摘要】凉山州与周边市州有很好的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的基础,区域合作与整合发展对凉山州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三江经济协作区域建设已经开始破局,在已有条件下,要树立区域整合和区域经营理念,实现跨区域资源与产业整合,加快区域交通与通信一体化进程,建立区域性权威管理机构,提高区域协同效率。
  【关键词】凉山州 周边市州 区域经济合作 整合发展 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加强多区域合作,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对广大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加强与周边市州的合作,形成多区域、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区域经济格局,是凉山州多区域合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凉山州与周边市州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的基础
  凉山州地处川滇两省结合部,内接四川甘孜州、雅安市、乐山市、宜宾市、攀枝花市,外联云南昭通市、楚雄州、丽江市、迪庆州。整个区域共有十个市州,辖98个县市区,地理位置正好处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之间。三江区域面积36.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41万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2642亿元。
  独特的区位整体优势。三江区域地处川、滇、贵、藏四省区结合部,承接成都、昆明两大都市经济圈,同时融汇川南、川西北、滇东、滇西北等次经济圈,联通攀西和六盘水两大资源开发区,在整个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凉山地处三江区域的腹心,也是成昆两大经济中心的腹地,处于四川“突出向南”战略的前沿地带。随着西攀高速公路的开通,凉山州已经接通了直达昆明的高速公路,并对接昆曼高速公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离凉山州已经并不遥远。
  突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三江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独特而丰厚的资源禀赋,区域内绝大多数支柱产业都建立在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
  第一,水能资源和水电产业。区域内十市州水能理论蕴藏量高达19977万千瓦,占全国的30%,川滇两省的80%。按照国家规划,三江干流水能开发完成后,三江区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凉山水能资源位居各市州首位,占区域30.1%。目前,各地均将水电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凉山、雅安等市州还把水电产业作为“第一产业”全力打造,产业竞争性突出,但协作空间也十分广阔。
  第二,矿产资源和矿冶产业。三江区域环抱“攀西裂谷成矿带”,是国家“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区域内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攀西地区。区域内已建立起以攀钢集团为龙头,西昌新钢业集团、乐山德胜集团等企业组成的黑色金属冶炼产业集群;以康西铜业、其亚铝业等企业为核心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集群。
  第三,农业资源和绿色食品产业。三江区域农、林、牧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是川滇两省的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基地。凉山是区域中重要的农业大州,拥有四川第二大粮仓——安宁河平原,是区域最大的优质烤烟、蚕茧、水果及优质畜产品、林产品生产基地。2010年,凉山有50多个大类、200多个品种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1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43个畜禽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
  第四,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三江区域是大香格里拉、攀西、川南三大旅游圈的交汇点,是西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旅游业成为区域的重要支柱产业。凉山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区域正好形成较强的独特性和互补性,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加强旅游协作,构建区域旅游协作圈,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是提升凉山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三江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有着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宽广的共性,也有互补性和竞争性同时具备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
  凉山州与周边市州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现状
  自2008年开始,凉山州加快了与周边市州的区域经济合作,三江经济协作区域建设已经开始破局。2008年7月,凉山州和云南昆明市、昭通市签订协议,以旅游业为突破口,逐步扩展合作领域。2009年6月,《成都——凉山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在西昌签署,实现了四川经济最发达地区和资源最富集地区的联手。这是凉山州签署的首个政府区域间合作协议,为凉山州搭建起了一个更为高端、稳定的发展平台。由此,凉山州加速了与周边市州的区域经济合作。2009年8月,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在西昌签订《区域协作协议》,携手把四川省五大经济区之一的攀西经济区打造成为四川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此外,凉山州与周边市州通过“成都区域合作城市”平台进行间接合作,如2009年11月,成都、绵阳、德阳、乐山和凉山州共同主办冬季旅游产品发布会。与此同时,凉山州与周边市州有关区域合作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
  虽然凉山州与周边市州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突破,但从三江区域整体来看,区域经济合作才刚刚开始,经济整合度也很低。实际上,区域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交通“瓶颈”制约严重、缺乏中心城市支撑、贫困面大和贫困度深、市场发育水平和健全程度普遍不高、区域协商与协作机制尚不完善等。
  凉山州与周边市州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对策与措施
  三江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已经引起区域各市州乃至全国各地的重视,凉山州只有牢牢把握机遇,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与整合发展,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谋求更大发展。
  树立区域整合和区域经营理念。区域经济整合发展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依托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科技发展基础与特色,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与合理组合,形成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区域整合发展中,互补与互惠是前提,分工与协作是基础,开放与创新是关键,市场机制与行政协调是动力。凉山州和周边市州领导者与管理者要建立以“共赢”和“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区域经营思想,树立“打破藩篱,加速融合;放大产业版图,做大区域经营”的经营理念,把三江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去认真规划、经营与管理。
  实现跨区域的资源与产业整合。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跨区域的产业重组和改造,是凉山州与周边市州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三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出路。具体而言,一、统一规划跨界中小流域开发,协调上下游资源合理分配,实现水能资源的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二、以建设攀钢西昌500万吨钒钛钢基地、两会铜镍锌冶炼、冕宁稀土材料等项目为重点,促进跨区域强强联合,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的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竞争力。三、通过各地旅游规划的相互衔接,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实现互补融合,共同打造西部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四、凉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严重不足,与资源优势不相匹配。例如,凉山烤烟产量比楚雄和昭通多40%和98%,但卷烟产量不到两地的四分之一。凉山州可以通过区域合作,促进烟草行业重组整合,引进技术和设备,加快优质卷烟生产技术改造。五、建立协作长效机制,推动区域生态建设与保护。在保护为重原则下,统一规划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生态凉山”建设提供一个更大、更好的外部空间。
  加快区域交通与通信一体化进程。三江区域落后的交通与通信状况,在区域市场统一、信息沟通和交易成本节约等方面,已经成为瓶颈制约因素。凉山州要加快构建凉山“三纵一横加航空水运”骨干交通网络,成为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内各市州应该加强交通、通信以及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的配套协作,促进跨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布局,形成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加快建设攀西城市群。目前三江区域城市经济薄弱,城市规模不足,还没有产生一个可以带动较大区域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不能很好发挥。四川省将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四大城市群,凉山是攀西城市群的一个重要主体。凉山州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与攀枝花市的城市合作,增强西昌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把西昌建成川滇结合部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建立区域性权威管理机构。区域各市州间签订框架协议是区域合作的规范形式。随着各市州间协议签订的增加,建立区域性权威管理机构就成为提高区域协同效率的必要条件。凉山州要积极作为,充当先行者和倡议者。(作者单位:西昌学院)
  
  注释
  ①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②张永庆:“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问题研究”,《学习与实践》,2004年第12期。
  ③杨风,李继红:“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以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