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问负责制”助孩子摆脱过度依赖症

2011-12-29布希奇

中华家教 2011年5期

  我的儿子,凡事无论大小,都只管张嘴问:“妈妈,这个怎么办?爸爸,那个怎样做?”哪怕洗完袜子晾在什么地方、出门穿什么鞋等芝麻粒大小的问题,他都会拿来问。发展到后来,连爷爷奶奶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我自然是加紧地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儿子遇事需自己解决,不要总问别人,但儿子却不服气地说:“哪里有什么别人,你们是我的亲人啊。”“那你也不能总在我们身边啊,将来读大学怎么办?”“不知道,此一时彼一时,到那时再说。”看看,这孩子还挺能对付。
  那时,我刚调到一家私企。月末审查销售报表时,发现公司所属的一家门店业绩正呈加速下滑趋势,我不敢耽误,马上向老总做了汇报,原以为老总会做出指示,没想到,他却向我抛来一堆问题:“你找到下滑的原因了吗?你准备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你分析的最坏结果是什么……”这连串的提问让我—下子哑巴了。那天,老总最后说了一句:“我希望每位销售经理都具备‘首问负责制’的思维,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当时我挺郁闷,我又不是决策者,我能做什么?但是,在日后的工作中,当我按“首问负责制”要求自己时,发现不仅老总满意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看来这“首问负责制”真不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马上把这妙招应用到了儿子身上。那晚,儿子又搬出个针尖般大小的问题“骚扰”我们。“爸爸,我明天早餐的面包没有了。”今晚老公只是“嗯”了声便没下文了,因为之前我们已交流过要好好治理下儿子的依赖心理。儿子没得到答案,便转向我:“妈妈,我早餐的面包没有了。”我微笑着说:“首问负责制。”这个新鲜词立即引发了儿子的兴致,他马上瞪大眼睛,惊奇地问:“妈妈,你说什么?…‘首问负责制啊,就是谁先发现了问题谁就要负责想出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是新名词,所以—下抓住了儿子的兴致,我又进一步把老总的话和我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与他分享了一番。儿子听完,想了想说:“我现在就下楼去买面包好了,可买几个呢?…‘嗯,首问负责制。”“妈妈,你可真——”儿子想说什么,最终耸耸肩下楼了。
  第二天早晨,儿子又因穿一件还是两件毛衫向我们要答案。
  我答:“首问负责制。”“哎呀,我上学要迟到了,爸爸,你快帮我拿个主意。”儿子转向老公,不想,老公也学着我来了句“首问负责制”。儿子没有办法,只好去查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又跑到阳台拉开窗户感受气温,自言自语地说:“看来不太冷,穿一件毛衫好了。”我们听了,笑着点头赞同地说:“你自己不也解决得挺好嘛。”儿子有点得意地出门上学去了。
  “首问负责制”引进我家一年多的时间,儿子的依赖性减了大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一个周末,家里停水了,是儿子最先发现的,他只说了声“停水了”,也没问我们该怎么办,而是稍一思考后说:“我去邻居家问问,看他们家有没有水。”过了会儿,儿子回来说对门和楼下都有水,只有我家和楼上的两户没水,说完便走到电话旁,先打114查自来水公司的电话,接着向自来水公司进行了报修。
  看着儿子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处理方式,哪还有当初的模样呢?显然,新鲜的“首问负责制”,配上我的积极转变,如同双剑合壁,让儿子一点点摆脱了过度依赖的心理,逐步养成遇事独立思考、主动解决的行为习惯。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