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温暖的话语中成长

2011-12-29松居直

中华家教 2011年12期

  亲子之间交换的丰富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平常在家,您最常
  对孩子说的话是什么
  我们姑且称它为口头禅吧。我曾经仔细聆听过这些口头禅,发现这些话在无意间暴露了说话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想,大家实在有必要确认一下自己的口头禅,以了解自己。
  “快去做功课!”孩子上小学以后,这句话突然变成许多母亲的口头禅。母亲们说这句话并不是故意的,但正因为如此,更代表了她们心里真正的想法。孩子一天到晚都听到这句话,但是知道自己应该用功读书,所以也没有办法反驳,一般会没好气地回一句:“我知道啦!”或许孩子真正想说的是:“烦死人了!这么哕嗦!”但是一说出这些话,少不了又要和爸妈吵上一架,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忍了下来。
  个性乖巧柔顺又认真的孩子,从早到晚听这句话,很容易被洗脑,顺从父母的要求,认为只要用功念书,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父母看到孩子这么听话,也很放心。但是,这样真的就可以放心了吗?
  用功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那还用说,当然是为了获得好成绩!
  获得好成绩又为了什么呢?
  为了进好学校呀。
  进了好学校以后呢?
  毕业以后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呀。
  找到好工作,又能怎么样呢?
  当然就能拥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喽。
  为什么要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呢?
  这个嘛……因为这样才能幸福呀。只要在经济上不匮乏,在社会上受到肯定,又建立了自己的家,就会很幸福的。
  这样真的就会幸福吗?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家里的每个成员却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也没有尝过幸福的滋味,成天生活在不安和不满的痛苦深渊中。还有不少家庭,全家人感情疏离,各自为政,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
  意鹌给孩子听,向孩子传达幸面的观念
  为了使孩子健全地成长,将来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过活,有一些话,是父母必须对孩子说的。例如,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该追求什么?“活着”的真谛何在?父母应该从小灌输给孩子这些事,让它们深深的刻在孩子心里。
  念书给孩子听,也就是为了传达这些观念。
  还有一些父母的口头禅是:“去看书去!”这句话和“快去做功课!”比较起来,意义非常含糊,充其量不过是在强调读书是一件好事,一定会对功课有帮助。
  很抱歉,我要拿我自己做例子。我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到他们十岁左右,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从没有间断过。我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而且我可以保证,到目前为止,我没对孩子说过一句:“去看书去!”但孩子们却各自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孩子经常听我念书,似乎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书是多么有趣的东西,在真正开始“读书”之前,已经彻底爱上“书”了。
  我数不清我到底念过几百本书给他们听,但其中有不少是我自己非常喜欢,希望全心全意和孩子分享的故事,也有我小时候百听不厌的故事。有时候说着说着,我自己比孩子还陶醉。我常在事后才察觉到,我期望某个故事能让孩子了解某些事情,或产生一些特定的想法或感受。
  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个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孩子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透过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父亲想对孩子说的话说完了。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那一本又一本的故事,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得一清二楚了。
  这就是书。
  书里清楚地记载了什么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
  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只有父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
  盼望您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
  因为。亲子之间交换的丰富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责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