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诞节:触碰孩子的“软肋”

2011-12-29黄静洁

中华家教 2011年12期

  我觉得光有爱心还不够做个好妈妈,妈妈应善用智慧去“引诱”孩子白发地学习和进步。譬如近在眼前的圣诞节!在这个星期里,闪亮的圣诞树、神秘的礼物、美味的糖果姜饼,当然还有圣诞大餐,这一切吸引了孩子们所有的注意力。而妈妈则可利用孩子渴望过节的急切和期待,借机来触碰一下自家孩子最薄弱的“软肋”。
  这次我就针对儿子的“软肋”耍了个小手段。刚上初一的大儿子焉焉从小就和我一起准备圣诞卡,他会自制圣诞贺卡:裁剪、设计、涂鸦。他唯一抗拒的就是为贺卡添上他的原创贺词,虽然他也很喜欢阅读,但就是懒得写作,每次就是那几句走过场式的节日问候。
  今年我对焉焉讲:“你已上初一,而且大家夸你有创意,那就应该做些不同的事情。这次圣诞你能不能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电子贺卡,关键还要附上自己的节日祝词?”听了我的建议,焉焉兴奋中带着一丝犹豫,“自己的节日祝词?自己原创?我写什么呀?”“因为这是我们焉焉的处女作,妈妈允许你从模仿开始,找篇例文,像你学素描似的临摹着写。”为了触及焉焉懒于写作的神经,我放低了底限。
  听到难度一下子降低至“模仿”,焉焉来了兴致,打开电脑立即着手DIY:从他最拿手的设计开始,找图画图,设计排版,不一会贺卡的框架就顺利出炉了。轮到创作节日祝词,他在电脑前踌躇了好久,最后还是拉着我当顾问。终于在一堆参考范文中找到了他心仪的,一边推敲,一边再创作。我则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和肯定。二十分钟后,一首由焉焉原创的圣诞祝词诞生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他的作品已经从“文章”升格到了“小诗”,而且他还像个老师似地向我娓娓道来小诗里暗藏的玄机,“瞧,妈妈!整首诗我都做了押韵处理,还有在开头我还把‘圣诞礼物’的典故放了进去。”儿子气场十足地介绍着他的作品,俨然就是一个小作家。
  看着孩子自豪满足的表情,我心里暗自欢呼。虽然这是我给儿子设下的小小圈套,但孩子的成功突围,着实超越了我预设的目标,也更加坚定了我的育儿策略:
  妈妈的心中要有份“养儿计划”
  
  育儿就像个工程,妈妈则是这项宏伟大业的设计师。工程前期要做勘察,看清自己孩子的特长,然后把实际情况融入规划,并在建造过程中进行监督与适时的修正。像焉焉,他很早就显示出对设计、图画、做陶艺等一切关乎“动手”事情的兴趣,我就让他去学素描、陶艺,支持他去画室做义工,编辑月刊的封底。每年的圣诞,我还鼓励他自己做圣诞贺卡。
  适时地“抛出”些小挑战
  再完美的工程总有疏漏的地方,就像每个孩子总有弱点。妈妈总想竭尽所能让这些弱点最小化。但频频触及这些“软肋”,不仅会引来孩子的反感,而且有时会适得其反。所以,这时妈妈一定要借机设下“圈套”,在无意间去挑战孩子的“禁地”。
  原创写作对焉焉来说是件顶头疼的事。平日他总会找借口推托草草完成,可以去玩游戏。而这次我以圣诞贺词为借口,就是看准了三点:一是每年手工制作圣诞贺卡已让他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二是今年他的电脑制图能力有了提升,有“资本”把贺卡做得更个性、更独特;三是焉焉平日的阅读量足够他写出不错的创意文字。以上的三点理由让我心中有底,挑战他完全可以推动他更上一层楼。事实的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