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藕断丝连写前传 反弹琵琶出新篇

2011-12-29杨晓辉杨思凡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1年7期

  你来问,我来答
  袁祎琳:凡凡姐姐,我刚才把《自相矛盾》这则寓言又读了一遍。
  凡凡姐姐:好啊,“好书不厌百回读”嘛……
  袁祎琳:我眼前突然产生一系列问号——这位楚国人为什么要说出那么愚蠢的话?他是不是有自己的独特推销策略?他有过哪些经历导致他产生这样的想法?
  凡凡姐姐:哇,我还以为你正在思考《自相矛盾》的深刻寓意呢?想不到竟是突发奇想。
  袁祎琳:对,我想给楚国人翻案!我觉得作者韩非子一定误会他了!
  杨老师:哈,你们聊得好热闹。
  凡凡姐姐:袁小弟想反弹琵琶,您觉得可以吗?
  杨老师:我当然支持啊!你俩想啊,春秋战国时期的寓言中,大都是以杞人、宋人、楚人为讽刺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袁祎琳:这……真没有想过?
  凡凡姐姐:我知道,是因为杞人、宋人是已经灭亡的夏朝、商朝的后裔,而楚人当时地处南方,属于经济文化落后地区,所以经常被当时中原地区的各国人拿来嘲讽。
  袁祎琳:太可气了,简直是地域攻击嘛!我更要替这位楚人出气啦!我要把自相矛盾发生以前的事情写出来。
  杨老师:好,写经典故事的前传,挺讨巧的。像《简爱》的前传《藻海无边》同样也成了经典。因为经典名气大嘛,它的读者同样很可能会成为《前传》的读者。
  凡凡姐姐:但也有不利之处啊!如果你写得太烂的话,会收获一大堆烂西红柿喽。
  袁祎琳:那,我该怎样写前传才能避免挨骂呢?
  杨老师:你得假设,该经典故事是在你写完前传之后才写的,换而言之,你自己创作的故事才是原版,而该经典故事只是你的续集。它的人物、情节、主题都是你创作故事的延伸。
  凡凡姐姐:对,得有这份自信,不然笔未动心气先散了。
  杨老师:所以,原著中的主要人物,也必须是前传的主角,当然,你可以增加必要的人物。
  袁祎琳:哦,卖兵器者还得当主人公。嘻嘻,我可以为他加上一个厉害的老婆。
  杨老师:前传与原著的情节是首尾相接。也就是,经典的结局是原著的起因,或者能够引发原作的开场。
  凡凡姐姐:对呀,原作的结尾,应当是“……就这样,卖兵器者带着自己的新营销计划,走向市场。”类似这样的话。
  杨老师:前传可以与原作主题一致,但最好是彻底颠覆原作,总之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能为了写前传而编故事,没有丝毫的寓意。
  袁祎琳:嗯,主人公为什么要做“自相矛盾”的事呢?一定有他的理由,这个嘛,他可能是在演街头剧、可能是进行消费群体智力测试、可以是行为艺术者的先驱……对啦,他就是为了搏出位吸引眼球!
  凡凡姐姐:对,借古讽今,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