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格反串一个人 N个侧面更鲜明

2011-12-29杨晓辉杨思凡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1年11期

  你来问,我来答
  
  张博然:杨老师,SOS!
  杨晓辉老师: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张博然:为什么大家说我写的写人作文留不下深刻印象呢?
  杨思凡姐姐:哈哈,你应该请教我。因为我小时候跟你一样,写一个人恨不得把这个人的外貌、性格、特长、生活经历等等统统写下来,导致没有任何突出的特点了。
  杨晓辉老师:是啊。作文篇幅有限,企图面面俱到只能是面面稀松,无法让人记住你的“模特儿”;如果你能抓住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来写,读者就很容易记住啦。
  张博然:哦,是这样啊。
  杨思凡姐姐:当然,你得首先选择一个准备描写的对象。
  张博然:当然是我熟悉的人物啊。这回我准备写我的妹妹。
  杨思凡姐姐:聪明!初学写作,就是要拿自己身边的人练笔。如果写一个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就不容易抓住他的特点。对了,你妹妹有什么特点啊?
  张博然:啊,太多了。她喜欢吃糖,会下国际象棋,还特别爱穿新衣服呢……
  杨晓辉老师:有个小建议,不妨选择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反差很大的特点,像爱上网的奶奶、喜欢打扮的爸爸、比男孩子还调皮的妹妹……
  张博然:哎呀,我妹妹就是这样一个捣蛋鬼!家长和老师都说,三个调皮的男孩子加起来也没有她让人头痛!就写这个特点。
  杨思凡姐姐:嗯,我也给个小建议吧。人物的某一个特点,也有不同的表现侧面。就拿调皮的妹妹来说吧,她会在学校调皮,也会在家里调皮;她会在学习时调皮,也会在玩耍时调皮;她可能会添乱子,也可能会带来快乐。所以,你可以选择两三个或者更多的事例来表现她调皮的不同侧面。
  杨晓辉老师:对,这样写来,人物的形象就会越来越鲜活,越来越丰满了。
  张博然:哇,我迫不及待要动笔啦!
  杨思凡姐姐:不过我得提醒你,写这样的作文容易犯以下错误:一是动笔时准备写一个人的一个特点,可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多个特点;二是本应当选择不同侧面的事例,却由于平时观察积累不够,导致事例雷同。
  杨晓辉老师:是啊,老师还要强调分段的问题。其实这类作文就是简单的“总分总”结构。开头、结尾各占一段,主体部分一个侧面占一段,或者说一方面事例占一段。别弄混了哦。
  张博然:没问题,瞧我的吧!
  你来赏,我来评
  河北保定市冀英小学 张博然
  是谁天天让老师冒火?是谁让邻居头痛?是谁成了家长的小麻烦?呵呵呵,是我的八岁的小妹妹洋洋呀。
  在学校里,她是一个著名的“艺术家”。这不,她看见老师拿回来一大张黄色的纸,准备教同学们做手工,就觉得这块纸真好看,想帮老师加工一下。于是,她等到中午同学们去吃饭时,拿起蜡笔在这块大黄纸上画起了林肯头像。她用笔左描一描,右画一画,可惜画出来的头像像李宇春而不像林肯。她也不管画的像谁了,索性在这张明星脸旁边写上了一句话:捣蛋大王的杰作——你猜他是谁?不一会儿老师和同学们陆续的回来了,她赶紧藏好了这张纸,还低着头装作在看课程表。不过还是很快就被老师发现了,质问她为什么要糟蹋这么贵的一张纸,她却腆着脸说:“老师,原来你只带来了一张纸啊!”老师气得脸上像着火一样。她又赶紧陪笑讨好:“好老师,我错了,我下回好好练习画画,保证下回画得像一点儿!”
  她不仅在学校是个捣蛋天王,在家也是个讨人嫌专家兼“行为艺术家”。有一次她中午在家呆着,实在闲得没事,就想去邻居家骚扰一下。于是,她跑到邻居家敲了几下门就赶紧躲了起来,邻居阿姨开开门发现没有人,就说:“真讨厌,神经病!”她看阿姨不好惹,就想:这才好玩儿,我继续去惹毛这个阿姨吧!她就又去敲门然后又躲起来。发现阿姨左看看右看看,一看没人又关上了门,她躲在一边偷偷捂着嘴乐。这样来来回回几次就真的把阿姨惹毛了,阿姨在拐角终于搜出了她,押送回我家,还冲我妈妈咆哮:“你养的好女儿!再闹我就打断她的腿!”而妹妹而乐得直不起腰来了,她一边掐着阿姨的手一边指手画脚地评价:“您真不如楼上王奶奶有涵养啊,她只说要打折我的手!” 瞧,这就是洋洋——一个如假包换的捣蛋鬼,一个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小魔女!
  佳作点评:写女孩,通常会写到她们的文静、害羞、手巧、好学,而这篇习作则是描写调皮鬼女生的,所以从题材上来讲,会令人耳目一新;小作者选择了主人公生活中的两个侧面,一是在学校给老师添乱,二是在家里无事生非骚扰邻居,这就从不同侧面体现出她的捣蛋本色,显得血肉丰满。不管是哪个事例,小作者都写到了主人公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受害人”的反应,细节处理很到位,从而达到了栩栩如生的效果,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现场。
  我出题 你来做
  同学们,在你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最好这个人物的特点与他的年龄,或者性别、身份形成了强烈反差。请围绕他的这一与众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侧面的事例,精心地描绘下来吧,相信大家一定会欣赏这样的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