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招儿”写好读后感

2011-12-29孙绪民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1年11期

  读后感就是在读书之后,把心得或体会等写下来,写这种文章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摘抄、议论,也可以抒情、描绘,而且字数的多少、篇幅的长短,也不受限制。写读后感有很多好处,它能帮助我们积累资料,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便于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就会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写读后感通常有三种方法:
  第一,摘录笔记式。这种读后感主要以摘录语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为主。既然是这样,就不要在感想体会上大做文章,只是要求在摘录之后,简明扼要地针对摘录的内容加以评论、概括,以便于日后翻阅起来,能够起到提示作用。
  第二,提纲笔记式。所谓提纲笔记式,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来概括一下全文的中心内容,其目的是把文章的梗概记录下来,有助于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也便于日后查寻。经常进行提纲笔记式的训练,对提高概括能力大有好处。
  写提纲笔记式的读后感,可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作概括叙述或描写,也可以适当地议论或抒情,但不要忽略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第三,心得笔记式。这种读后感形式最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在内容上,心得、体会、评论、批驳都可以写。但不论哪一种,都必须以写读后的真实感受为主。写这种读后感,应注意三个问题:
  1、读懂原文。所谓读懂就是读后要弄明白文章阐明什么问题,说明什么道理,然后才有可能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连原文都没有弄懂,也就不会写好读后感。
  2、体会深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往往是很多的,读过之后,哪些人物或哪些事件给你印象最深刻,受到教育最大?应该抓住一些有重点地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而不要面面俱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准确地理解中心思想,抓住你认为写得最深刻最精彩的句子、细节、段落,去认真思索,反复体会,仔细想想:文章中哪些地方引起自己的共鸣?哪些地方使自己读后受到启迪?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只要抓住其中一两点,就一定会写得情真意切。
  3、学会写法。一般说来,要先拟好题目,可以直接写《×××》读后感,也可以根据你写的内容,拟一个新颖、醒目、简洁的正题,然后再以《×××》读后作副标题。再者写好开头,通常是先交代所读的书名或文章后,再概括一下全文主要内容或总的感受,为下文具体地写体会、感想作准备。第三点是抓住中心,围绕读后感动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或思想实际,写出自己受到哪些教育、启发或联想。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应该写得具体、深刻,写出真正的心里话。写法上可以叙述,也可以议论、抒情——抒发自己由于读了某文章而引起的感想或情怀。最后一点是前后照应,就是简洁地概括一下所读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总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格式,上面所谈只是常见的一些例子,至于自己如何写,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必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