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挑食

2011-12-29沈奇岚

中学生天地(B版) 2011年4期

  “草食男孩”、“肉食女孩”——据说是因为,社会上男孩越来越弱,女生越来越强,于是这两个称号就诞生了。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的小时候,那些不太乐意打架、更关注自己形象的男孩往往被孤立,被男孩们孤立,也被女孩们孤立。男孩们觉得他们“娘娘腔”,女孩们觉得他们难交往。可其实这些更关注自己世界的男孩,不过就是选择了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罢了。为什么一定要合群?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打成一片?为什么一定要受欢迎?他们的内心世界自给自足。这些男孩在当今时代被称呼为“草食男孩”,让我松了一口气。幸好,现在人们不再蔑视地说某某是“娘娘腔”,用否定的方式去评论某一类他们无法理解的人,而是宽容地给一个“草食男孩”的称号,还算温柔可亲。
  早十年二十年,“肉食女孩”是被叫做“男人婆”,或者“母老虎”的。因为人们无法理解这些勇于表达自己的女孩子,就用贬低的方式去形容她们的生活方式,仿佛贬低了她们之后,人们就觉得自己安全了,因为把他们不理解的人归类为“不正常”了。这是一种多么自欺欺人的心理。所以现在这些比较爱表现的女孩被称为“肉食女孩”,倒是一种社会的小小进步吧,是对多元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某种宽容。
  我想起在德国的生活。对那些注重仪表、不介意在家做菜做饭的德国男孩们,从来没有人给他们起什么绰号。德国女孩也有勇猛爽朗的,没有人觉得她们多么“肉食”多么不可思议。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成为自己,没有人对任何人侧目相视,没有人非要贴个标签才能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
  我衷心希望我们的社会也早日进入一个没有标签的社会,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不必被评头论足。每个人真心过自己的生活,也尊重别人的生活。不管对方是弱弱的男生,还是强势的女生,他们就这样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欣赏他们,尊重他们,也就等于欣赏和尊重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一个社会习惯性地把某一类分割出来,就像挑食一样把某一类食物挑选出来,然后贴标签,让其他人对其评头论足时,这是没见过太多世面的行为,有点大惊小怪的意味。一个不挑食的人,是一个宽容快乐的人。小时候,父母总告诉我们,不挑食才是好孩子,有荤有素才健康。一个不挑食的社会,能容纳每一种人,这才是更宽广快乐的社会。
  总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成为自己。愿草食者找到草原,肉食者找到丛林或火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