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级汇报是与非
2011-12-29
人力资源 2011年1期
[案例]
张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营销经理手下担任营销助理。入职后,营销经理安排张强负责一些琐碎的事情,这跟张强所期望的相去甚远,张强是一肚子的“怀才不遇”。后来,在一次讨论新产品上市方案的会议上,双方的想法发生了冲突,而且谁也没能说服谁。张强向朋友倾诉工作中遇到的不顺。朋友们给出两条建议:一是先与营销经理充分沟通,看能否说服对方;二是建议他直接向老板汇报。张强觉得根据他对营销经理的了解。加上新品讨论会上的分歧。他认为根本无法说服对方。他决定直接向老板汇报。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NnCZ7pu2TgMoX252RmEKZb.webp)
接下来,他开始私下着手准备新品上市的相关策划方案,并在方案中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一天下班后,张强直接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表示最近有很多想法想跟老板交流一下。老板面带微笑地说:“公司目前正有新品上市的计划,请把你的想法仔细讲讲”。
不久,张强的建议得到了采纳。老板在会上说:“销售部门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真没想到,营销经理培养了一位善于思考的下属。”张强有些暗喜,又有些忐忑,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张文勇:
我比较能理解张强的越级汇报行为。初入职场,年轻人想有一番作为,这种冲动、激情应当予以鼓励。但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这种通常被视为职场“大忌”的越级汇报,还是一项风险很高的行为,应当谨慎行之。不是说“越级”不好,而更应该掌握好时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多方促进下,方可顺势而为。
成健:
张强的问题在于当自己与上级存在意见分歧时,没有选择与直接上级就双方的分歧进行充分沟通,而是凭借自己的臆想推测,草率地认为“自己的上级不可能接受自己的意见”,并冒失地采取了越级汇报的方式,丧失了主动与上级充分交流意见和增进了解的机会,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魏浩征:
应当说,张强“越级汇报”的动机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也应该想到:张强是否与其直线上司进行做过充分的、有效的沟通?除了“越级汇报”以外,张强是不是能够在公司的管理体系中找到其他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张强确实除了“越级汇报”以外别无他法,那么,问题很可能就是公司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陷了。
邓湘宁:
这个案例折射出了很多现实问题。从组织的发展来看,公司高速有效的运行,需要依靠各个部门的协同运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良好的沟通机制,而这却被很多企业所忽略。“越级汇报”现象,正是企业内部缺乏沟通机制的体现。
魏浩征:
张强选择“越级汇报”,大概基于两个原因:第一,自认为受到上司的有意压制“怀才不遇”:第二,认为上司工作能力不足。
而这位营销经理的问题也很明显:第一,对下属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