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五常”透析信用缺失
2011-12-29毛世英
人力资源 2011年9期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道德基石,但遗憾的是,我国这块基石并不稳固。自改革开放以来,信用缺失现象就不時出现,近年来情况更为严重,仅在食品安全领域就出现了“毒奶粉”、“毒豆芽”、“毒馒头”、“地沟油”、“瘦肉精”等一系列恶性事件。一些企业以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来牟取暴利,又带动了同行如法效仿。真相曝光后,毁掉的不仅仅是几家企业,还连带毁掉了同行业民族企业的信誉,导致行业市场被国外产品大举占领,由此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的各种损失达到2000亿元。从战略角度看,信用是企业极重要的无形资产,信用缺失必将导致品牌贬值,进而导致品牌战略失败,因此造成的在客户服务、企业合作、引进外资、出口贸易等方面战略上的经济损失更是大得难以估量。可以说,如果信用缺失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和克服,必将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也将因此难以实现。
近年来信用缺失事件的频发有着多方面原因,诸如制度监管不严、舆论监督不力、法律惩罚力度不够、GDP主义挂帅、官场恶习染污、“左”倾遗毒影响等,但从更深层次的文化角度看,这无疑是表明道德文化建设出了问题。由于道德文化是由一系列道德观念、原则或规范组成的整体,因而信用缺失不只是诚信道德的失范,实际上反映着包括诚信在内的一系列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缺失。为便于对这个问题作深入探讨,可借用传统儒家“五常”范畴来加以分析。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是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且内在相关的伦理范畴。就像物理学范畴和定律一样,五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适性,因而原则上也可为我们现代人所借鉴和利用,只是需要在现代语境下重新解释。
从儒家“五常”来看信用缺失,它直接反映着对信德的背离。“信”,即诚信,是指人要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承认事实、恪守信用、尽职尽责。诚信是立人立业的根本,如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唯有诚信才能感动他人,取信于人,如孟子所说:“至诚而不动,未之不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相反,不守信用,背信弃义,弄虚作假,歪曲事实,逃避责任,人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不能取信于人,也难以立足于世,那么一切所为都失去了意义。
不仅如此,信用缺失还反映着“不仁”、“不义”、“无礼”、“无智”。
首先,信用缺失反映了“不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其基本含义,即孔子所谓的“爱人”。《中庸》里指出:“仁者,人也”,即以人为本、为中心的意思。孟子认为,恻隐之心(即同情心)是仁爱的开端,将其推而充之就是仁;相反,无恻隐之心就不是人。忠、孝、感恩、报恩等德目都属于仁的范畴。“仁”的精神在道德实践上的要求,突出体现为儒家的“忠恕之道”,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思想方法上说,这是一种贯彻“仁爱”思想的换位思考,体现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平等心和利他心。
以“仁”来衡量,信用缺失直接反映着当事者爱心的缺失。事实上,现实中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的商人,将发财建立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心中已无客户至上、以人为本的观念,有的只是为贪欲熏染的黑心,对消费者上当受害业已变得麻木不仁,不抱任何同情和关怀,所思所言所作实属“非人”所为。其心中打的小算盘,实际上是将自己与他人对立起来,是在与人民为敌,与社会为敌,其价值观、人生观都背离了人道,体现着一种阴暗自私、腐朽、堕落的文化。
其次,信用缺失反映了“不义”。义的本义是“适宜”的意思,如《中庸》说:“义者,宜也。”它是表示人际关系合理性的一个范畴,从伦理学上说,是指人们为人处事所应遵循的为社会公认为普遍适宜的道德准则。在涉及义利的关系问题時,孔子主张“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义利观,并不反对人们对富贵的追求,只是强调要以正当手段求得富贵,要“见利思义”,如古人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从“义”来看,信用缺失反映着“公义”的缺失。不论是黑心商人的背信毁约、广告欺诈、制假售假、偷税漏税,还是贪腐官员的滥用职权、伪造政绩、欺瞒公众、权钱交易,不论是教育领域的抄袭剽窃、捉刀代笔、买卖文凭、考试作弊,还是个别医院的滥开药方、胡乱收费等现象,都反映着一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劳而获的不良心态,无论程度如何,本质上都是对社会正义和道德准则的践踏。
进一步说,它还反映着“廉耻观”的缺失。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义之开端,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一个标准,无羞恶之心就不够做人的资格。那些有意造假者,实际上都已失去了廉耻之心,虚言不惭,造假无愧,不知信用为何物,只为物欲许生死。无廉耻等于无道德底线,因而什么越轨犯禁之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如明末大儒顾炎武所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其三,信用缺失反映了“无礼”。所谓礼,是指古代中国社会的国家制度和文化习俗行为的准则,包括典章制度、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等。它有着标志人道、彰显文明、远离野蛮、区别等级、表明身份、显示尊重、展现宽容、维持秩序、融洽关系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不学礼,无以立。”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此入手,才能达到“克己复礼”的仁爱境界。
从“礼”来看,信用缺失反映着“无礼”。诸如,一些商家做假广告欺世盗名,吹嘘自己产品,贬低竞争对手,滥发电子垃圾,侵犯客户隐私,破坏游戏规则;与人交往時,花言巧语,编造谎言,媚上欺下,阳奉阴违,强买强卖,等等。这类不尊重他人权益的行为,显然是无礼行为。它作为商业行为,会造成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作为政府行为,会破坏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其本身是对社会公德的践踏,带有制造矛盾和混乱、破坏社会和谐的性质。
其四,信用缺失反映了“无智”。智,即智慧,是指人们具有的能认识事物真相、区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孔子说:“智者不惑。”孟子认为,是非之心是智慧的开端,“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就是说,做人必须有辨析和抉择善恶是非的能力,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一个基本标准。
从“智”来看,信用缺失反映着“无智”。现实中,许多造假失信者,总是自信手段高超,把他人当傻子骗,其实往往是利用了老实人的善良;一些商家跟消费者“斗智”,把骗倒客户作为自己有智谋的标志;还有伪装至极的,如一些传销者对有“暴富”梦想者的“洗脑”,将人骗得心甘情愿地买其产品:还有个别官员、商人,公然发表一些无视事实、常识或道德良知的雷人话语,向公众的智慧挑战……这些自视聪明者,其实最不明白老实做人、诚实致富的因果,不懂得诚信才是最可靠的人生谋略,不懂得即便通过失信造假暂時能获取名利,那也是以牺牲道德和人性为代价,与文明进步背道而驰的,是没有出路、下场可悲的。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的信用缺失,既是信德的缺失,也是仁义礼智四德的缺失,只抓一方收效不大。要有效制止信用缺失,需要我们全面继承和弘扬儒家的“五常”价值观,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到人本文化建设中,以仁义礼智为前提来建设诚信文化,营造起一个关爱世界、感恩报恩、以义取利、崇洁知耻、谦恭有礼、是非分明、明晓因果、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如此才能确保收到良好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