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中的“蝴蝶效应”研究
2011-12-29张燕丽李勇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6期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会让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产生的微弱气流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看似不相关的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广义的“蝴蝶效应”已不限于对天气预报而言。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初始条件数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其前景出现巨大差异,这些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测的。蝴蝶效应对于我们研究复杂的教育教学系统同样具有重要启示。在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初始行为,通过一系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