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
2011-12-29郭善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1期
★ 关 键 词
敢为天下先 教育信息优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计算机为学具
从计算机进入学校开始,郭善渡老师便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来,从编写信息技术课程及教材,到策划与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类活动;从主持国家级教育技术规划重点课题,到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从参与教研员、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工作,到主编信息技术教育类杂志;从教育软件评审标准制定,到课程与学科之争。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开山辟路,风雨兼程。这30年,如一杯陈酿,沉淀着浓厚的历史味道。解开尘封的记忆,让我们跟着郭老师一起回顾这段历史。经过时间的洗礼,从郭老师身上折射出来的那个时代的开拓与奉献精神更加闪耀,我们深深地被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所鼓舞。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还很不普及,而且价格昂贵,甚至显得非常神秘。我们开始搞计算机教学试验时听到不少风言风语,有不少人指责我们“哗众取宠”、“赶时髦”,甚至是“不务正业”。现在看来,当时世界上大概没有多少人能预见到计算机和网络会有如此迅猛的发展。试想,如果大家都不敢为天下先,都不做时代的弄潮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绝不会达到现在的规模与程度。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有三条途径:一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二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育,以优化教育信息,提高教育效率;三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30年来依循这“三条途径”,我有幸主持或参与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现择其要者概述如下。
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建设
1982年,我应中国科协青少年部的邀请,为该部举办的暑期计算机培训班授课。为此,我编写了《微电脑学习手册》,第一版油印了300册。后来因用量激增,北京景山学校印刷厂将其排版铅印成单行本供本校教学使用,并向其他学校和社会发行。《微电脑学习手册》是我国中小学出现最早的计算机教材。在《微电脑学习手册》的前言中我写道:“这本手册力图体现以下特点(1)充分考虑初学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不片面追求BASIC语言体系本身的完整和严谨。(2)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强调学习者本人通过阅读教材和上机操作相对独立地获得使用电子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