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带学生走向比赛
2011-12-29贺剑夫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2期
今年,我再次接到了信息技术作品与操作比赛的任务。接手这种比赛,让我更加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当我把比赛的消息通知给学生时,得到的是一双双高举的双手——“老师,我想参加。”“老师,选我吧。”测试之后,我选择了一部分学生参加竞赛辅导,没有被选中的学生,脸上显得有些失落。
与其说是辅导,不如说是快乐之旅。在辅导之前,我就告诉学生:“这不仅是一次竞赛,也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你们的风采在海盐乃至嘉兴展示是一件非常快乐、非常令人向往的事情。”同时我也告诉学生:“你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你们自身的技术水平,还有学校的风采、团队的力量,以及你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你们的背后,有学校的支持,有老师的支持,有同学的支持,你们是一支勇敢而强大的队伍。”这些情真意切的言语表达,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强化了他们临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技术是可以传授的,但审美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只能让学生用心去感悟。一开始,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而是让他们去感受一些优美的作品的风格。从版面内容、结构、效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让学生去分析省、市、县的一些优秀的作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创作思路。
在辅导期间,我通过多项规定主题与内容的模拟竞赛与学生们一起分享创作作品的喜悦。我鼓励学生:“你们所创作的作品不仅反映在外在的美丽、技术的细腻,更是你们情感的注入和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无限热爱。”如在体育方面,我让学生创作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题材的作品,让学生从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的作品线条上感受标志之美和奥运的人文精神。在科技方面,我鼓励学生以粗线条的颜色搭配和自创的自选图形的上下、左右、对角线角度追求作品的整体和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政治方面,我鼓励学生以“十七大”为主题,通过自选图形和自创图形反映“十七大”的版面的整体结构,整个作品呈现出“十七”的字样,学生体会和谐之美。在风土民俗方面,我鼓励学生以南北湖4A级风景区、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海盐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为主题,通过对作品的创作,通过感受海盐“大气如海,纯朴似盐”的海盐精神,感受海盐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和勃勃生机,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公益方面,我结合着自身的行动和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见闻,向学生灌输着为西部同龄人着想的观念。同时,在感动学生心灵的同时,我趁热打铁,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西部孩子的热爱。格桑花西部助学的图标、携手行动的艺术字造型,学生用他们细腻的技术,结合优美的线条和自选图形、图画的合理搭配,所奉献的不仅仅是一份作品,更是一份真挚的情感,一份纯真的对西部孩子的奉献之心,表达着对西部孩子的祝福和祈祷!
临近竞赛的日日夜夜,学生还在努力着,拼搏着。在机房里,学生继续用他们的键盘和鼠标加工着自己的作品,传递着创作的心声。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努力与追求精神,感受到了真情与付出。
当来到比赛现场三毛小学之后,他们感受到气氛的热烈和友好,同时不免有些紧张。我告诉他们:“你们要坚持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创作,你们是最棒的。”
比赛结束时,他们兴奋地向我招手:“老师,你看看我们的作品如何?你看,我们写了创作说明,这可是我们想到的,别人还没有呢!”当看到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之时,我感觉到他们确实尽力了,他们是非常不容易的。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自有一份独特的喜悦与满足。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堂之外的辅导中,学生们在作品比赛过程中对教师的尊敬、学习,以及倾诉、分享作品之情着实让我感动,令我为自己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和辅导工作而自豪。
(作者单位:浙江海盐县澉浦中